读书,在大学|学会断舍离,摆脱每天的负重前行
· 前言
毕业快一年,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那些看似重要,但实际上却无关紧要的事情消耗了我大量的时间,但是我却只能无助的看着它们一点点的流逝。而且前段时间,每天早上醒来,脑子里面想得全都是当天要做的事情!一天还没开始,就已经给自己思想上加上了沉重的包袱,导致每一天大多在抑郁和焦虑中度过。
所以最近很“急功近利”的读完了这本书:《断舍离》。不过还好,目的虽然是功利的,但是收获的内容却是纯净的。
接下来将从身边物品的断舍离和自身思想的断舍离两方面来谈读书感受:
断舍离身边物品,改变身边的生活环境
对于物品,“断舍离”的要点在于,要以思考自我真正需求为中心,而不是成为物的附庸,从而达成人生清爽高效的自有境界。具体来说:
(1)决定买一件东西前,问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倒入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比如我们准备在商场买衣服,本来只想买衬衣,但是却看到旁边的鞋子在折扣促销,那时那刻,大多数人都会试着做一个决定:“先买着吧,万一以后用得着呢”。冲动之下买回家,几乎不怎么穿,一直在鞋柜里白白占着地方……而事实上在来这个商场之前,你并没有想过要买鞋子。
事后常常怒嗔自己:“当时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怎么会买这双鞋子”。而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在做决定前,从来不去想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
这些事情很常见,而且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如果现在的你,正在逛着某宝或某东,那么你正在考虑的就是这个事情。而选择是否,标准应该是你是否适合、是否需要,而不应该是“万一以后用得到”。
物品需要使用,才能发挥它的价值,所以在决定买一件东西前,问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2)远离“多就是好”的怪圈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一如既往的认为“多就是好”,学习各种知识、书籍。学到最后,自己都累了。
说一个自己的例子,从小到大自己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学生。曾经高三时,题海战术下以为题做得越多越好,就买了很多的复习资料。然而当自己压缩仅有的休息时间,去做越来越多的复习资料时,两次摸底考试我的成绩不升反降。
“多就是好”是我们给自己的误区,有点画地为牢的意思。而事实上,我们需要找到知识其中的做题方法,毕竟举一反三、万变不离其宗不是说说而已。到了最后才发现,当我精疲力竭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坐会到自己的位置,才发现原本想要的一切,都已经在自己出发的地方等着自己了。
(3)对物品的筛选过程
从一个人穿的衣服,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气质,这句话是没错的。你用的物品,你常常的穿着,都是你内心的写照。或许有那么一瞬间,你看到一个人,他站在你面前就让人感觉就让你明白什么是气质。某种程度上,物品是自身的缩影。
其实这些离我们并不遥远,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断舍离自己身边的物品,你会改变,至少会比你现在生活要好很多。毕业后,我一直努力尝试着去改变,只是因为一个执念:如果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那为什么不去尝试呢?
断舍离的“自身思想”:从物品反观内心
(1)由外到内的改变,或许更有效
我们常常说改变要“由内到外”,改变了内心,才有心情去改变周围,但是内心的改变常常是建立在过去的经历和认知中,当你过去的经历中没有发生这个过程,那么便很难从内到外的改变。
而断舍离告诉我们“由外到内”的改变可能更有效: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
通过改变我们身边摆放陈列的物品,改变我们的居住环境,会折射到我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的思想和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也不知不觉改变了。最后,我们会更加确信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而慢慢肯定自己,相信自己。
(2)别让内心负累,学会做减法
回顾过去的心路历程,社会的要求、内心的责任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会承担更多,仿佛不去做到这些,我们努力的方向就失去了被别人认可的意义。上学时老师们告诉我们要做加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工作时,领导告诉我们不断修炼自己的各项职场技能,才能在工作岗位中胜出。就这样,我们活成了别人希望的样子,却忘记了自己真正想做什么。
读完《断舍离》,反观自己,我越发清晰的认清了一件事:过去的时间里,身边所有的人都告诉自己做加法,而事实上只有知道自己该做减法。具体来说,我们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想做的事情却有很多,哪些事情不做不行,哪些事情会影响大局,哪些事情无关紧要?必须要有所舍弃!
(3)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我们常常会羡慕或者嫉妒,不断地让自己跟别人比较,告诉自己有多差劲、别人有多好、没人瞧得起自己、没人能真正欣赏自己,从而自己的情绪很低落。这个过程中,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内心的感受。可是当生活压力四面八方袭来的时候,本身就很累,为什么一定要委屈求全迎合别人,而不试着迎合自己?
就如书中序言的推荐者,大学毕业后在台湾电视台担任新闻记者和主播,很来之不易的工作,可是后来申请美国大学时毅然辞去工作。很多人为作者感到惋惜,她只有一句话:follow my heart。她没有想太多关于这份工作的来之不易,只想着这件事是否遵从我的内心。
我们总是忽略个人因素,用别人的眼光来告诉自己好或不好,是否需要。可是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follow your heart才是我们的归宿,也是一切断舍离的前提。
所以,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不必用别人的标准苛责自己,用内心告诉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写在最后
《断舍离》的本意和我的最终成型的思考略有出入,原文以对物品的整理反观内心,而我更多的是从内心角度映射到身外,在结合身平经历所写,略有不同。但无论如何,它都是一本让生活变得简单的经典作品。
本文为投稿,附《大学生活和读书专题联合征文》活动链接:http://www.jianshu.com/p/3515f7f0a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