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
前天晚上接到老婆电话,张口就是吼我:“你是不是当爹的……”,声音很大、语气不善。
由于疫情,我被困公司,一个多月没有回家。老婆和我妈一起在家照顾女儿,昨晚女儿抱起放下十几次都没有成功睡着,老婆身心俱疲,打电话向我抱怨,我和她说了两句,就挂断了电话。
后来不知道怎么她们婆媳之间吵起来了。又是一通接一通电话。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吵的却不可开交。
最后我也很生气,加入了争执。
接着我又干了件蠢事,我把双方家人拉到群里,说了这个事情。
小舅子说:事情肯定是两人都有错。
说的很对,一个巴掌拍不响,在我没有强烈情绪的状态下,我也一直这样认为。
小舅子很反感我这种行为,意思是:我还是不是男人,这种自己家的破事不要拉扯上其他人。
我当时心态基本处于崩溃状态,很气愤,所以回了一句,口气很不好,至少不是平时的我。
这两天就在思考这件事情,心情一直难以平复,很难受。
他的话为什么会让我难受?很多事情,越接近真相越让人感觉愤怒。他说的应该就是真相。如果我真的把自己的责任做到位了,我是不会在乎他人的看法的。就是因为我没有真的履行好我作为男人、儿子、老公、父亲的职责,也就是他说的“我不是个男人”。戳破了真相的遮羞布,才会另我愤怒。
这件事情还有一个经验,就是我以后尽量从“行为”的角度来指出对方的错误,而不要从“身份”和“信念”的角度去指责别人。比如,指出来“私人的事情扯上其他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容易让对方接受,而直接给对方贴上“你不成熟、你不是个男人”这样的身份是很难让人接受的。生活中给别人贴标签、对身份、信念进行指责的情况太多了,我要引以为戒。
除了尽量不从“身份”和“信念”的角度去指责别人,我还不应过于认同我的某些“身份”和“信念”。“信念”是用来服务于生活的,不能让“信念”绑架了生活。需知没有任何条件下都成立的“信念”。而“信念”一旦改变,带来的转变是根本性的。比如对于婆媳关系这个话题,如果坚持“所有的婆媳关系都是矛盾重重的”这一信念,那婆媳相处的过程中,矛盾必然会出现。而如果将这一信念改变为“相信婆媳关系在双方努力下可以轻松和谐”,那么生活中双方必然会做出改善婆媳关系的努力,婆媳关系也必将得到改善。
不过双方父母一劝,第二天吵架的事情就过去了。每次吵架似乎都是这样,吵完又很快速的归于平静。这已经形成的一种模式,如果没有人来打破这个循环,下次吵架2个月内很可能再次出现。而我控制不了他人,我只能控制我自己。所以,从我开始做出改变。至少,我不应该扩大这个争吵,如果婆媳两方不退让,那我就退让,去做个润滑剂,也是一种奇妙的经历。
我此前遇到婆媳吵架,就想着去逃离。生活只是个纷纷扰扰、无穷无尽、念念相缠的游戏,所有这一切不过是游戏的一部分,无需逃离、也无法逃离,而是要游戏其中,游戏其游戏,而不是被游戏,于游戏中自由而解脱。企图逃离烦恼才是大烦恼。
我前晚为什么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经过几年的训练,我在有情绪出现时,基本是可以做到自知的。以前我也告诫过自己,有强烈情绪时,不要做决定。不要和女人争吵。但是我昨晚却失控了,我知道自己当时有很强烈的情绪,但却没有控制住。我认为是最近生活的不规律,导致身体的疲倦(因疫情被隔离、连续倒班、无法回家、下班后熬夜读小说、未得到好好休息、心态的放纵等),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平复争吵,只想置身事外,任由事态发展,最后自己也失控、爆炸。
现在急需调整我的生活,下班后的时间可以好好的利用。
身心灵急需恢复和重建。
如何做?运动、打坐、读好书、写行思笔记。
我是那么的愚蠢,但生活却那么的美好,只要我愿意去发现,它会将各种美妙的礼物显现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包装也许丑陋,打开却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