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立与财务自由
我最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什么叫做自立?今天在看《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成长篇的时候,脑海中突然冒出来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是我近几年一直很纠结的一个问题。
自立换言之,分为:财务自立、精神独立、人格独立和情感独立四个部分。精神独立很好理解,就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不依赖别人,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人格独立则是在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的人格边界,并且自己也在不断滋养着自身的人格。情感独立是指在情感上面不依赖别人,可以自己给予自己情感上的支持与滋养。
而争议最大的就是财务自立。在众说纷纭的社会环境下,万千的毕业生走出校园后,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就业。寻找到一份可观收入的工作,或者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然后领着一份固定的工资,进出在高档炫目的写字楼,或者光鲜亮丽的政府机关,有人则心满意足,像是完成了一份上天交于他的光荣使命一样,对自己的岗位充满着敬畏与热爱,在自己的岗位上勤恳耕耘。而有人则陷进了不满足的境况里。
一般来说不满的原因就是因为收入太低,在经济占主要因素的社会环境中,钱似乎成了一个人能否高尚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一份具有固定工资的工作在一座消费较为高昂的城市里除了工作带来的光鲜亮丽之外,还有各种支出带来的压力。此时,这个人确实是财务自立了,但却因为收入与支出的不平衡而变得焦虑不安。财务自立反而给他带来了烦恼。
而这也在无形中给他带来了生活上的诸多压力。著名画家梵高在生前一直在作画,当时的他没有任何收入,他将自己的画作交给一些发表机构,换来的却是评选人的极度否定和冷嘲热讽,他的画卖不了钱,仅靠弟弟的救济金维持生计。但当他去世之后,世人才渐渐看清他作品的价值,他的画也在全世界的艺术界成为价值连城的珍品。
梵高在当时是财务自立吗?显然不是,但他的作品却超越了当时艺术界的审美范围,他超前的创作意识与能力,似乎是对当时艺术界的讽刺,也好像是命运给予他的使命。他生前从未获得荣誉,却在他死后才收到艺术的加冕。
一些出入高档休闲会所的富二代,一个月的花费相当于一个上班族一年的收入,而一些有较好教育与觉悟的富二代会借助家里的优势闯荡出自己的一片天。他们算是财务自立吗?显然部分也不是,但它却给予了这些人更宽广的财务范围。
梵高生前无人问津,死后却名垂不朽,而一些人只愿守在自己的道德边界,想要成为死后的梵高,却不愿意忍受他生前的穷困潦倒。据我所知,一份工作很难成为一个人的兴趣与爱好,所以才会在工作的时候生出很多的懈怠与抱怨,工作确实可以使得一个人财务自立,但很难使得一个人财务自由,有较高觉悟的人会认清自己的事实,在一种理智的情况下,正确看待财务自立与财务自由,而一些欲望大,但始终无法安放欲望的人,往往会陷进收入小于支出的窘境里。
其实没有人喜欢上班带来的财务自立,每个人都喜欢的其实是状态轻松时带来的财务自由,但在这之前,是苦尽甘来换来的资源与能力。
生活其实就是这样,每一种选择背后都带着代价,梵高的伟大是用他生前的穷困潦倒和无尽的热爱换来的,每个人都想做逝世后的梵高,却无法忍耐他生前的困境与寂寥,光彩和荣誉谁都想要,但那必定是寂寞与忍耐之后命运才给的馈赠。
所以,追求财富的人,财务自立是个骗局,财富自由才是大家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