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 再上层楼

2023-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先德

精益求精再上层楼

——《小庐山张氏六修族谱》述评

8月1日,因协助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云寨村张国安宗亲寻访家谱,故从益阳市赫山区七里桥益阳商务宾馆院内张洋溢宗亲手中,借到了两册《小庐山张氏六修族谱》(卷首、卷二),加上之前翻阅过该谱第三卷,因此,有机会对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小庐山张氏族谱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一番研读,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叙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小庐山张氏六修族谱》,2001年编纂。总修:张令华。普通书纸印刷,横排,红色硬精装。该谱共5卷(册)。卷首:采用述、表、记、录、图片等形式,刊载了序文(合谱总序)、凡例(编辑说明)、派语、谱论、题词、先祖图像、人物小传(简述、自述、简历、小传、简介等)、谱赞(含祝贺六修族谱玉成的对联、诗词和其他表彰族贤与纪念先人的文章)、六修族谱筹委会名单、族谱委名单(即编委会名单)、捐资光荣榜、部分捐款人照片、部分先祖墓图、领谱一览表、讲话稿(两篇)、部分各房老谱旧序(附录老谱编修人员名单)、跋(两篇,后记一篇)。而更大的篇幅则是诸于张姓流源总考(含先祖世系表)、张氏分布与迁徙、张氏历代主要名人、张浚张栻传略诗文奏稿以及现代治家之道、族规家训(通用)、乡土民俗常识、历法天文地理知识、农事节气、十大旅游热点、家庭保健自诊小绝招、长寿药酒秘方、家庭生活小窍门、风味小吃等等。其他各卷刊载的是世系和齿录。卷一:廷光公房世系和齿录表。卷二:思贤公房世系和齿录表。卷三:思信公栗山湾房世系和齿录表。卷四:思信公雅幽冲房世系和齿录表。其中卷首、卷二和卷四均超过400页。可以说,该谱是一部鸿篇巨著。

本谱是根据历届三支张氏的老谱、经三房贤达商议、族人一致赞成而共同编辑(续修)的一部合修谱。廷光公房,为明义公裔,思贤思信房为明羲公裔,明义明羲同为栻公(即南轩公)之后。廷光公房前届谱(六修)修于民国九年,距本届81年;思贤公房前届谱(四修)修于民国十五年,距本届75年;思信公房前届谱(五修)修于民国三十年,距本届60年。鉴于三房之前都是自立门户,各自为派,故而导致世系相互差异,班派混乱。因此,本次合谱通过查阅旧谱,核对资料,决定统一按照宁乡官山张氏通派派语进行“套改”,较好的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本谱所载三房丁口约8000余众。主要分布于赫山区沧水铺镇、衡龙桥镇、白石塘乡和宁乡县菁华铺镇。亦有外迁本省华容、南县、沅江、湘阴和常德市者。另有因求学、婚嫁、就业等故,而远迁北京、上海、天津、宁夏、湖北、江西、广西、海南、香港、台湾等地以及海外者。族中贤达众多,他们在祖国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其成就将不可估量。

二、总体评价

该谱体量大,内容多,其各项重点内容符合家谱编修的基本要求,其编修方式、组织形式和操作过程较为规范。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组成族谱的各大要素均已具备。序跋、凡例、派语、谱论、家规家训、人物传记、领谱字号、世系图、齿录表、先祖墓图、老谱旧序重刊等内容俱在。这是编辑一部族谱所必不可少的。二是族贤事迹得到褒奖,传播了正能量。无论是后记、还是亲情联谊会上的讲话稿中,亦或在人物小传中,德明、虎南、固良、如春,特别是蔡伏祯、陈立群、严国均等人都作了重点推介。另外,为编修族谱而作出重要贡献的阳生、令华等人也得了族人的肯定。这是一个家族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激励族人奋发向上的身边典型。三是宣传发动充分,班子成员精干。2001年5月,即召开了筹备会。之后,各支房又分别召开了宣传发动会。6月,筹委会发布了《致小庐山张氏后裔的公开信》,并决定了丁费的收取标准、管理使用制度和乐捐奖励办法。通过班子成员的强力推进,精干的登门造册录丁人员克服年老体弱、酷暑严寒的各种困难,苦口婆心,风餐露宿,终于圆满完成了调谱任务,为下一步正式编纂族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改革族谱编修方式,注重族谱时代特征。族谱是时代的产物,或多或少被打上时代的烙印。本次编修方式上,编辑人员根据族贤们商定的意见,进行了大胆改革,去掉宣扬旧道德、旧观念的糟粕,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同时,加大“子女孝顺父母”的宣传份量,增加对积极向上、事业有成先进人物(族人)事迹宣传比重。此举充分彰显了新时代的新特征,为后续的族谱编修树立了样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该谱时代特征明显,但是,窃以为该谱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当然,这都是族谱编辑过程中十分常见的问题。因为时间与精力的缘故,笔者将阅读卷首、卷二时发现的问题,分述如下:

1.无关资料收集太多。堆集资料是当前编修族谱的一大通病。有的族谱编修人员,从自己的个人想法出发,认为收集的资料越多越好。他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作法是值得商榷的。个人以为,与本支族无关,或者说关联不够紧密的资料,我是不赞成收录入谱的。《小庐山张氏六修族谱》也存在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卷首中以下资料就是多余的: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文件;要重视家族史研究(光明日报文章);第二章流源总考(第119页);第三章分布与声望(第185页);第五章治家与公德(第377页);第六章现代实用礼仪(第431页);第八章常识知识(第642页)等等。这些资料与编修族谱无关,收录这些材料刊入族谱,既浪费了版面,又增加了工作量,还提高了修谱成本,完全没有必要。

2.格式不够统一。无论采用哪种编排形式,全谱的格式应该是一致的,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从阅读该谱的情况来看,我发现了三类格式方面的问题。一是人丁排列方式不统一。卷二第13至105页中,人丁是按辈份(世次)排列的,而从第111页始(必富公裔),却变成了按户排列。第240页始,琏房佐支念乔公下支分世系,则重新按辈份排列,至第252页止。而从第257页起,再次变成按户排列。个人推测可能是房修人员“各自为政”所致。二是世系与齿录不统一。一般来说,应该是先有世系,后有齿录。但是,卷二中,许多地方只有世系图,却没有齿录表。兹例举如下:第107,108,109,110,142,143,199,200,253,254,255,342,371,372,402,403,404,405,406,407,435,438,512,539,560,570,600,613,729页等。据传,出现这个情形,可能是此分支已经失考(外迁并下落不明),更有可能的是此支没有后人了!本文开头寨子仑张国安,其先祖世系图就在第600页和第613页,因为没有齿录表,所以,其寻访的结果还算不上圆满。三是造册人标注不统一。卷二第540页始,世系图下标注了造册人(冬林、新才)。而之前,所有的世系图下,都没有标注造册人。且之后的许多地方,又标注了造册人:张国均(第552、565、572、582页等)、张鹤林(第621页)、张新才(第733页)、张建安(第699、704、730页等)、张建民(第643、647、648、662、663、674、687、690、698页等)。

3.人物传记不符合规矩。族谱,是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既如此,则必须依据方志的要求来确定收录人物。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布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20条、第21条,对人物入传做了原则上的规定。主要有:入传人物“生不立传”;“记叙人物要准确、客观、公允”;“人物传记叙传主的生卒年月、籍贯(出生地)、主要经历、典型事迹、个性特征、社会评价等”;“人物简介略记人物履历及主要事迹,不面面俱到”。按照这个标准,《小庐山张氏六修族谱》卷首中收录的人物,仅有《怀念祖母唐太孺人》(第104页)、《正之公简传》(第106页)等两篇符合要求,其他的(比如自述、简述、简介、简历、小传等)都是不合规矩的。

4.部分文稿质量不高,谱内各种差错屡见不鲜。卷首中的文稿,初看还不错,但是,仔细一推敲,问题多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就不举实例来说明了。相对而言,张松鹤《在亲情联谊会上的发言》这篇文稿还称得上“鹤立鸡群”。下面,我想重点指出族谱中的这几种差错。一是意思表述不准确。卷首第1页,合谱总序,第16行,“意识形态更是禁酷,盲目左倾,任意浮夸,以致造成十年浩劫”。这两者应该不是因果关系。本篇第4页第4行,说到直排改横排时,“其原由是旧谱的直排版已不符合人的生理特征,不便利时代的阅读要求,不适应文字的书写改革”。个人以为,这个说法是“过度解读”直排改横排了。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仅仅只是一个阅读习惯罢了。二是生造词组的现象较为普遍。卷首第1页,总序正文第17行:“折栋推梁”。第3页第14行:“同胞共奶”,第16行:“少者痴茫、壮者心切、老者殷期”;第18行:“乱世筑城,圣代续谱”;第21行:“一呼万应”;第23行:“书香文不加点,创百世之业,立谱族之碑”。第4页第19行:“笔倔词穷”;第20行:“挂一漏十”。第72页倒3行:“无书不眠”。第606页第3行:“披榛斩莱”等等。三是错别字出现几率高。卷首第41至44页,为捐资光荣榜。表格的表头上,损资,应是“捐资”。第51页第2行:六修之甘难,应是“六修之艰难”。第52页第13行和第20行:寻根塑源,应是“寻根溯源”。第18行:勇于开拓,便之更完善。便,应是“使”。第23行:擅造弓箭,应是“制造弓箭”。第56页第16行:岐途,应是“歧途”。第57页第8行:民主选主,应是“民主选举”。第58页倒第8行,张衡地震仪,应是“地动仪”。第60页第8行:任荣任怨,应是“任劳任怨”。第63页《男儿当自强》文尾,长沙后浪推前浪,长沙,应是“长江”;彪柄千秋,应是“彪炳千秋”。第65页,《德明先生自述》正文第5行:湖南礼醴人,礼醴,应是醴陵。第73页第1行:人生观与价值观促渐形成,促,应是“逐”。第793页后记倒1行:成绩显巨,应是“显著”。第794页第7行:赠扁一块,应是“赠匾一块”。卷二第227页倒数第2行,程桂秀名下子:良志,下一栏单列时,记为“良立”。第497页第8栏,张又秀,应是“龙又秀”,同页第10栏,陈细来,应是“陈雪来”,同页第11栏,良志,中专职称,应是“中级职称”。卷二第605页倒第2栏,何凤姣名下子:良璇,单列下一栏时,却记为“良旋”。四是部分资料记载不完整。卷二第186页第一栏,刘氏生有四子四女,但是,这四子四女均无下落。第218页第5栏,张氏生二子二女。长女润香出嫁不详,次女冬香适珠州。这个珠州是地名还是人名,不得而知?第226页第6栏,先仁继配徐氏,生有三子四女,四女只有名字,却无婚配等记载。第246页最后一栏,洪氏生三子四女,只记长女适朱,其他三女均遗漏不记,不知何故?

限于篇幅,其他问题就不说了。编修族谱出现一些问题,这本属正常,不必大惊小怪。《小庐山张氏六修族谱》,前前后后只用了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发动到圆谱的全过程,不可谓不神速。这是全体编修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全体族人积极支持的结果,必须给予充分肯定。个人认为,瑕不掩玉,总体来看,该谱仍然算得上一部编修质量不错的家谱。如果时间更充裕,工作更细致,族谱质量应该会更上一层楼。

2023.8.5.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