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每天写1000字每周500字

如何判断病态的精英主义?

2016-04-14  本文已影响92人  艾文君

       工作忙,自己又是拖延症,结果一个月过去了。

  中间其实有动过笔,不过都觉得不合适,又放弃了。

  这次我决定用碎片化的方式来表达,因为我觉得这样更舒服也更切题。

病态主义

  1. “精英”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法国,意指“精选出来的少数”或“优秀人物”。精英理论认为,社会的统治者是社会的少数,但他们在智力、性格、能力、财产等诸多方面超过大多数被统治者,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影响和作用,是社会的精英。如果按精英理论来判断,那么除了那些掌握权力,资本,知识话语权的人是精英,或者说是统治者外,其他人都是剩余的大多数。但是,我们却分明的感觉到,事实上,我们的身边充满了各种“伪精英”(他们以精英自居,以此获得身份和心理上居高临下的双重快感)。

  2. 除了官二代和富二代,普通人只有“知识”这一条路可以通往精英。而很多人误以为掌握了别人没有了解的知识就可以获得精英身份,其实这是极其愚蠢的。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在知识领域能够对社会乃至人类文明产生影响的人是凤毛麟角。也可以说只有那些被镌刻在诺奖和文明史上的人,才配得上精英二字。

  3. 很多人其实就是追求“精英”多一点,也就是有点“精英主义”。精英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心理认同。

  4. 精英和草根从来不是二元对立的,就像高山和流水,中间是有一大片缓冲地带来连接的。

  5. 金字塔型社会结构,是极不稳定的,它有大量的底层人数,且不断下沉,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比较激烈,没有庞大的中间阶层作为缓冲带。

  6. 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也就是中间阶层的数量和规模比较大,精英和底层的数量相对较少,这样的社会结构有利于社会稳定。中间阶层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力量,他们是沟通精英和底层的桥梁和纽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需要的不是精英,而是大量的中间阶层。

  7. 可以说,从农村和小城镇出来的大学生,是最有希望成为这批沟通精英和底层的中间阶层的。

  8. 现实是,病态的精英主义在人群中蔓延,每个人都企图达到社会结构的顶层,以此获得身份认同。

  9. 社会需要更多有精英意识的草根,成为精英和底层之间沟通的桥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生村官和乡村教师都是值得敬佩的职业。

  10. 我曾碰到三个典型的例子:一是北大硕士李英强创立“立人乡村图书馆”,以公益读书的方式推进民间启蒙教育。二是宪政学者王怡辞去大学教职,以教会牧师的身份促进个体灵魂觉醒。三是普通女大学生回乡自主开办“青少年创新教育”,以执著探索的精神挽救青少年被扼杀的创造力。这三个人都曾使我感动,也获得着普遍的尊重。

  11. 病态的精英主义,试图用一种个人主义的方式来彰显自己在历史进程当中的角色地位。而唯有回归理性,回归民间,才能用一种潜移默化的姿态真正成为历史变革中的有效因子。

  12. 在没有成为少数精英之前,你可以说自己有点精英主义。而这种心理上的认同,不足以构成身份上的标榜。任何以精英姿态出现,并对弱者进行的羞辱和碾压,都是病态的。

  结论:不要放弃治疗,该吃药了。

  作者简介:艾文君,简书专栏作者,“文青”专题主编。微信公众号“艾文君”创建人。一点资讯,今日头条,企鹅媒体,搜狐媒体平台等多家媒体专栏作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