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常天书院书法碑帖赏析

帖与生活

2018-01-02  本文已影响7人  清水常天

汉字书写到了魏晋之后,行草在文人书风间成为主流,形成对正方汉字结构的颠覆。汉隶、唐楷,代表了官方诏令文字的庄严;行草则游走于文人书信诗稿间,有一种从世俗规矩礼教解脱出来的潇洒自在。

“帖”多是朋友相互问候的短信,很容易问到“天气如何”、“身体好不好”这一类的话。回信的人也自然回答“快雪时晴”(下了雪又放晴了)。

欧阳修对“帖”下的定义:“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暌离、通讯问。施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

“帖”是书信,是生死流离之间留下的一些小小记忆,“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

王羲之 《奉橘》

魏晋文人的“帖”,是日常的书信,是简单的问候,是赠送三百个橘子时附带的一张便条。告诉朋友,这三百个句子是霜没有被打过的,很难得。

《奉橘帖》原文: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王献之 《鸭头丸》

《鸭头丸帖》原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鸭头丸”是一种药丸,医书上说“治湿热、腹肿”。

王献之的帖常常提到药,有名的《地黄汤帖》里提到的“地黄汤”也是一味药。

张旭 《肚痛》

《肚痛帖》原文:忽肚痛不可堪 不知是冷热所致 欲服大黄汤 冷热俱有益 如何为计 非临床

张旭著名的《肚痛帖》,诙谐可爱,在唐宋古文与楷书的规矩之外,开辟了一个不被拘束的文体书风。

怀素 《苦笋》

怀素的《苦笋帖》连同姓名只有十四个字——

“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

这是写给朋友的短信,告知笋和茶都极好,赶快来,署名怀素。

成为名帖,是因为书法。小小纸片上盖满大大小小帝王收藏印记,容易让人忽略了文字简单到一清如水,叙述的事情也简单到一清如水,似乎偷偷暗笑,不知道为什么知识分子都有那么多备份抱怨痛苦,浓眉深锁,嘴角向下。

“帖”把“天下兴亡”的重大责任,四两拨千斤地轻轻转回到生活现实里微不足道的小事。

“帖”用正楷书写是不恰当的,正楷还是留给文天祥的《正气歌》,或是韩愈的《师说》。

“帖”有一点调皮,有一点小小得意,有一点百无聊赖的茫然或虚无,不想长篇大论议论是非,只是想回来做真实的自己。

“帖”要逃逸,要飞扬要从虚假概念的世俗礼教里解放自己。

张旭、怀素的“帖”,用狂草书写,甚至拒绝了一般人辨识的意图。

“帖”最终只是回来做自己时欢欣地手舞足蹈。

本文资料选自蒋勋《汉字书法之美》

常天书院

常天书院秉承着“心如清水,身寄常天”的基本理念,始终以赤子之心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艺术价值,并让学员们发掘自己的艺术创造力。

常天书院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独特方式,系统教学,课程形式灵活多变,主攻书画培训课程、文化荟客厅与文化交流活动三个方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