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书法中的“匠气”越来越多?

2019-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流沙清风

在电脑打字日益普及的今天,书法日益成为一个小众的爱好。而在这个游戏的书法从业者中,有出现一个现象,即书法家越来越少,“书法匠”越来越多,为什么会这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概括而言,这主要有如下原因:

第一,不用感情创作。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艺术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工具或载体。当然,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本身也有“技艺”的万分,但是过分强调载体的雕琢,而失去了思想感情升华,那么所创造的作品必然“匠气”越来越多,而艺术性则越来越少了。

没有感情的书法创作啊,如同没有感情的文章。外表再华丽,也很难打动人。曾见到过一位“书法家”,可以精准地“复制”几十幅用笔、结字、章法丝毫不差的作品。这样的功力堪称“人肉复印机”,但战术上的勤奋不能代替战略上的懒惰 ,这样的作品,自然很难打动人。

第二,很难市场变现。

书写者为什么不用感情创作啊?这跟饭碗有很大关系。因为书写着说:“如果每写一幅字,都充满激情的话,早就把感情用完了,也活不下去了。”

毕竟书法是个小众市场,写出的作品很难很到市场上变现。书法从业者除了去做教师或培训班之外,可从事的工作非常少。既然用感情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能变得物质报酬,那很多人急功近利的人就不不带感情来创作了。

第三,书法审美能力退化。

略懂书法的人都知道印刷体,与书法之间是存在很大距离的。但是由于眼睛长期受印刷体的“强暴”,许多人书法审美能力退化,已经习惯了印刷体并认为这样规范、工整的字体最具美感了。

这种情况下,二田书法大行其道,就可以理解了。这是因为田氏的字,尽管在书法界饱受俗书之讥、美术字之讽,但却恰恰迎合了看惯印刷体之人的审美感受!既有受众,便有市场,这种以“乌、方、刚”为特点,严谨规范但缺乏个性的“馆阁体”体大行其道后,很多没受过正统书法教育的人,甚至会觉得王羲之的字帖也不好看了。

这种状况之下就出现两个极端:一者,投合大众需求写“美术字”,办“书法速成”班,以求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二者,仿古、习古,追求与名家形似,成为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书奴”;三者,胡乱创新,追求最大程度的吸睛效果,形成了各种“丑书”。

无论是“美术字”还是“书奴”或是“丑书”,都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思想感情和个人性情,古人所强调的“诗外工夫”之类的综合素养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更别提在艺术中得以很好的表现了。这样一来,书法中的“匠气”自然就越来越浓,而书法家自然就越来越少了。

这些审美的“套路”,对于书法文化的传承来说,确实不是好事。但是对于我们只想把字写工整的个人来说,学点田楷之类的美术字还是有好处的,因为易于速成,毕竟它通过简化结字和笔法把书写难度大大降低了。你要是非从“龙门十二品”教起,学生家长多半是会退费的——练了以后怎么比不练还难看了呢……

但是,对于自己有点高要求的学书者,还是要注意“取法乎上”,只盯着吃饭之类的实用问题,那样就将艺术的价值定的太低了。书画在古代,只是文人用来陶冶情操、排遣情绪的载体,一辈子只写字,不锤炼别的本事是不行的。没有生活阅历,只是闷头作书,你的作品就很难有丰富的内涵及深度。

至于书法家,那更得把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写到字里去,而不能将自己写手甚至写字匠。前者要为情思而作,即使王羲之,酒后没了当时的感觉,《兰亭序》那样的作品也写不出来了;后者是为订单、任务、饭碗而创作,已经形成套路,同样的作品“复印”百份亦非难事。但从质量上而言,两者显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