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课程,从课程到课堂

2017-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重庆朱丽华

今天听了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的讲座深受启发,其中的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比热衷于大量开发校本课程更有意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发各式各样的校本课程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一个学校没有十几种,甚至上百种的校本课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课程改革搞得好;没有倒腾出几本书,那更是觉得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没有一大本课程方案,没有“好看”的课程体系架构,就那更是“落伍”。

可我们常常看到:学生80%以上的时间仍然停留在传统课堂里,学校却挖空心思在少有时间上(甚至一周只有一节)大做文章,大谈特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与合作。

可我们常常看到:校本教材在学校里“五彩缤纷”,任凭“自由发挥”,却无主管部门、权威机构认真审核。

可我们常常看到:即便是在学校开发的“好听、好看、好玩”的课程,仍然是学校教师,或者在社会各界聘请的有“特长”的人士,仍然以不变的方式乐此不疲的“灌输”。

试问:云集各大专家,经过教育部专家严格审核的国家课程里,有多少育人的内容被忽视?有多少探究体验被省略?更有甚者,把国家课程视为“基础知识类”课程,把校本课程视为“拓展体验类“课程。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为什么要用在课时少得可怜的校本课程里去培养,而不是在我们看起来没有什么特色,甚至在学校汇报工作都不愿多提几句的国家课程里。

在课程改革的17年时间里,最初我们追问“怎么教”,才专注于教学模式与方法。然后我们又问“教谁”,才发现了是儿童不是小大人。后来又问“教什么”,才发现课程需要加甚至是重构。再后来我们又问“谁来教”,才发现了教师。现在我们开始思考,“教成什么样”,才找到了我们必须面对的素养。在不断追问中,许多人是连滚带爬,紧追猛赶,老酒装了新瓶而已。学校不一,师资不一,建多少课程,要因地制宜,到最后哪一个课程不是由教师来实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比热衷于大量开发校本课程更有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