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一抱”并不简单:写给女儿及家人的一封微信

2023-05-23  本文已影响0人  邵真

一眨眼外孙三岁了,看看自己的孩子,真是哪哪都好,怎么看怎么喜欢。

无疑外孙已经成为全家人的宠爱,“抱一抱”也成了表达这种宠爱的最直接的方式。

今天和女儿聊天,从目前的情况看,外孙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很好,但我还是比较担心这个孩子的吃苦精神和意志品质。

女儿接着问,为什么会这种担心。

我说我发现这孩子干事情没有耐心,稍有一点难度就放弃了。

女儿说她也发现这个问题了。

她说给他新买了一个平衡车,他不会就不练了,每次出去都还是要骑之前他会的那个蓝色旧的。

女儿接着问:咋办?

带着这个问题,我思考了良久,给她回复了下面这段微信:

带着你的问题我思考了良久,先讲点大道理,再讲点现实情况。

首先谈谈不好心和延迟满足。

不好心就是在保证孩子是安全的前提下要忍心看到他遭受挫折和痛苦,允许他失败,头脑中始终牢记你的任何好心都是在剥夺他独立成长的机会。

延迟满足和不好心有点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但又不同。

或者说延迟满足就是不好心,就是说你清楚你的每一次不好心就是在帮助他成长和独立。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好心。

一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混得下去是按照丛林法则的,不是靠父母的好心。

丛林法则就是说:培养孩子不是拍拍视频、做做样子,是真刀真枪的干,要舍得和狠心。

培养孩子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独立,独自成长与思考,而非替代。

下面说点我们家的现实问题。

为什么不能让孩子自己下来走呢?

你能抱他长一辈子吗?

是什么让你不能把他放下来呢?

你的内心深处到底在担心什么?

……,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现实性问题。

做父母的要意识到:

每一个人都是各种独立的,或者说每一个人最终都要走向独立,谁也替代不了谁。

因为我们都要离开这个世界,如果孩子不能独立,当我们离开世界的那一天就是孩子痛苦与磨难的开始。

当一个人失去了独立性的时候,哪种痛苦做父母的能体会到吗?

因此孩子要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养成什么事情都要自己独自去完成的习惯。

家长要舍得、放手、有耐心、不替代……。

先从把孩子放下来自己独立开始吧。

“抱一抱”里面有太多含义,有爱、宠、替代成长、不耐烦、不耐心、自私……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检查一下“抱一抱”各自内心对外孙是“爱”还是“宠爱”吧。

看来“抱一抱”并不简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