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发敬畏之心
2023-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豫东明珠
今日早上,听亚珂老师引领大家诵读《了凡四训》第二篇之改过之法,并共同探讨敬畏之心。一位同修提出,如何培养敬畏之心,引发了大家的讨论,也让我受益颇多。
1.有的同修提出:敬畏之心从何而来?从爱而来。
敬畏之心大抵包括欣赏、利他、处下不争、爱、包容、谦卑……
如何行出敬畏之心呢?心生大爱、发大愿、行大愿。儒家尊崇天地君亲师、尊卑有别、社会运行有秩序、有伦理。
2.有的同修提出慎独、自省、敬畏。
3.有的同修提出,针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利用鲜活的事例,比如土耳其地震、三年疫情来教导孩子们对自然生发敬畏之心,提倡人与自然相互尊重、平等。
提到敬畏之心,我们不完全是磕头祭祖之类,还可以用更科学的方法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将如释道三家的哲学有机地融合的讲出来、行出来。
4.孩子为什么难以管理呢?老师为什么很难做呢?当下的社会风气中,我们不仅溺爱孩子,给他“糖和蜜”,也应当适当的给点“盐”(同“严”),宽严相济,给他以严格教育,对吗?
向长辈磕头,为长辈洗脚。餐桌礼仪里,长辈不动筷,孩子不可以吃饭。同时,我们也要敬畏食物,不抛洒浪费。对于这些常见的礼仪,我们要立行立改,长期坚持,如此才能一点点生发孩子的敬畏心,做到有修养。
总之,在“人事处”修行品格教育,说起来很简单,但它的践行常常被忽略,因此,就像坚持每日记录“功过格”那样,今后更多的是要把“道”行出来、行出来、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