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故事历史.地理.人文

论谋士的自我价值

2018-08-04  本文已影响11人  悄悄咪咪的说话

      谈起谋士,翻开中国古代史,我们能想到很多的谋士。

      由于本人对三国题材故事要稍微熟悉一些,咱们就来聊一聊三国三国里面的谋士。

   

论谋士的自我价值

      曹操身边有一个谋士叫郭嘉,这个人虽然没诸葛亮和司马懿当军师活得长,但是他的人气可一点都不低,很多人甚至都觉得郭嘉才是三国第一谋士。

    为什么呢?因为曹操对郭嘉的评价极高

  “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奉孝死,乃天丧吾也!”

    死后也有诗赞誉: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死,中原梁栋倾。

    赤壁之战后曹操还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意思就是如果郭嘉没有死这么早的话,那我就不会在赤壁被人火烧屁股了,可以说曹操对郭嘉的偏爱,是胜过任何一个谋士的。

      但是,曹操手底下有这么多出主意的,为什么就单单对郭嘉评价这么高呢?

      曾经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说是真正厉害的谋士,不仅仅是要自己做出正确判断,还必须要让主公听从他的建议。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建议不能被主公采纳,那你再聪明也是废物一个。

      这个说法就非常有意思

    其实赤壁之战之前,曹操手下有一大堆人都提醒过他,但他就是不听,手下有个叫程昱的谋士挺担心敌人火攻的,但是曹操看了看西北风,也就没怎么上心,只是没料到诸葛亮还能借来东南风而已(来自三国演义)。

    曹操为什么不听呢?可能此时确实有点飘了~

    你想啊,八十万大军南征,旌旗传声,兵车直下,百舸横江,那场面就跟拍电影似的,无比的豪迈、雄伟、壮阔,就敢问何人能及?

      在这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情境下,你跟人说“我们最好小心一点”,你觉得可能有人听吗?曹操没把你一枪刺死已经不错了。(演义中刺死一个扬州刺史叫刘馥的)

      所以尽管贾诩和程昱都提过意见,但是曹操跟本听不进去,因为他们没办法“打动”曹操,所以他们是失败的谋士。

      再来看看郭嘉是怎么做的

      在官渡之战之前,袁绍准备去打公孙瓒,于是他就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想问他借一点兵和粮草,言语中是充满傲慢和无理啊,曹操看后气得不行,就决定出兵干死这孙子。

    但是呢,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如果曹操真的出兵攻打袁绍,那么他后方的吕布就会趁机偷袭,所以当务之急是先把吕布解决了,然后再回过头打袁绍。不过这时候曹操已经被愤怒冲昏头脑了,死活就要去干袁绍

      这个时候就体现郭嘉的智慧了,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十胜十败”论(也有说是荀彧说的,反正郭嘉支持就是了),说主公在十个方面都胜过袁绍,反正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你看起来是挺厉害,实际上大多数都经不起推敲。

    比如郭嘉说“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意思就是袁绍是反贼,而曹操顺应天意。

      就这种话完全是胡说八道,那袁绍还是四世三公呢,你这挟天子以令诸侯,跟反贼董卓有啥区别?

      还有说“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意思就是袁绍虽然兵多,但是不会用兵,而主公兵少,却用兵如神。

    但是我反过来也能说啊,虽然袁绍不善用兵,但是人家兵多啊,闭着眼睛都能打你,你用兵再神,数量不足也是没用。

    就整个“十胜十败”论基本上都是这种模棱两可的话,你完全可以照着这个模板,也给袁绍写一个。

      至于那些什么“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知,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基本在就是直接说袁绍手下的人怎么怎么辣鸡了,其实也都不怎么可信,这么辣鸡还能在袁绍旁边身居要职吗?

    所以郭嘉的意图根本就不是跟曹操讲道理,而是要渲染一种“袁绍弱爆了”的感觉,从而表达自己的观点:

      绍兵虽众,何足惧哉?而徐州吕布,实乃心腹大患。论道理来讲,袁绍的势力比吕布大多了,只是郭嘉知道袁绍不好打,所以只能拿吕布当炮灰了。

      你看,这个就是郭嘉厉害的地方,他没有一开始就讲宏观层面上的大道理,而是先顺应曹操的情绪,让他产生一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让他觉得袁绍也不过如此,从而缓解他的情绪,进而强调吕布才是最危险的。

      也就是为什么曹操这么喜欢郭嘉的原因,因为只有他才能真正的“打动”曹操。

      同样的例子还发生在刘备这边

      请问,刘备最听谁的话?

      如果你的回答是“诸葛亮”,那你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三国迷

      正确答案是“法正”

     

论谋士的自我价值

      法正这个人在演义中并不出名,因为他的成就跟诸葛亮完全不能比,但是如果说在“驯服”刘备这方面,那诸葛亮就不如他了。

      话说关羽被孙权弄死了,刘备一怒之下就发兵七十万攻打孙权,结果就在夷陵这个地方,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事后诸葛亮就感叹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你看,这个句式就跟曹操赤壁之战大败怀念郭嘉一模一样。

      当时不是没人劝刘备,劝的人多了去了,比如赵云就说,曹操才是国贼,我们应该打魏国才是啊!你怎么能打孙权呢,你跟孙权打起来了,我们还怎么对付曹操啊?

     

论谋士的自我价值

      就通过这段话,你就能看出赵云的情商基本为零,人家拜了把子磕了头的兄弟给孙权弄死了,你让人别打孙权,改去打曹操?还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什么“早图关中,以讨凶逆”,人家怎么可能听得进呢?

      那法正又是怎么做的呢?

      当年刘备在汉中跟曹操打仗,有一次战局不利,必须撤退了,但是刘备打仗打上头了,跟曹操杠上了,死活不肯走,别人好心劝他,他还发火,说要跟曹操决一死战!

      眼看着箭如雨下,千钧一发之际,只见法正挺身而出,给主公挡箭!

      刘备大喊“孝直避箭!”

      法正道“主公尚且如此,我又怎能退缩!”

      刘备听后是感动的不得了啊,说“好吧!我们一块儿走吧!”,立马就撤军了

      就这一段你就能看出法正有多聪明,你跟老板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必须“打动”他

      所以你看,无论是郭嘉还是法正,他们都是从老板的立场出发,顺着老板的情绪来表达意见,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一上来就是大道理叨逼叨叨逼叨。

      其实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一种“自我中心”意识,永远是以自己的立场来说话,就像前面说的赵云,你说他的话对吗?对!但是有什么用呢?你只不过是在表达你自己的看法罢了,你丝毫没有考虑到对方是怎么想的。

  “提意见”永远是两个人的事情,你不能把它当成你个人秀。

    很多人都抱怨过,我明明知道这个项目存在问题!我也给领导提过意见,但是他就是不听!最后出了问题大家都遭殃!

      其实这还是你工作没有做到位,你不仅要提出意见,你还得想办法让领导听进去,你要明白为啥领导是这个想法,他到底有什么顾虑,必须从他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件事。

    提意见不是本事,你的意见能让人听进去,这才叫本事!

    我们在人际交流中总会习惯性的“忽略”对方的存在,把交流当成自己“表达观点”的手段。

      很多人都会有这么一个态度,我说我的,你们爱听不听!出了问题你们自己负责!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他不能够承认对方的存在,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这恰恰就是谈话的大忌,表达观点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说服别人,你没有把我说服,就是你的工作不到位。身为下属,你的责任在于说服boss;作为谋士,你的责任在于说服主公。

    所以,谋士的自我价值是在于说服,我不听不是我的责任,是你的责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