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学会做减法
书名 《断舍离》
作者 (日)山下英子

放手一个无用之物,就腾出一点空间。
处理一件多余之物,就减少一份负担。
减少一次浪费,就恢复一份精气神。
然后,翻开人生新篇章。
“断”指的是:不买,不收藏不需要的东西。
“舍”指的是: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舍不一定是丢掉,可以把自己不需要的送给需要的人,或者捐给福利机构。
“离”指的是: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可以用一个字“出”来概括,有出有进,保持平衡。如果只进不出,那后果不堪设想。比如,人的正常吃饭、呼吸、排泄;家里的洗菜池,如果出水口堵住,尤其是夏天,那景象简直不可想象。用“间”这个字来总结断舍离的效果。通过断舍离,空间可以宽敞,没有了杂物,就减少了你的时间浪费,这样精力就充沛了。就可以更好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怡然自得的人生。
断舍离的本质就是: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放下执念,关注当下。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我们自己。
人类90%的压力来自于物欲,被物欲左右的人,总是纠结于得失之中,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想把生活过的快乐,就要把注意力从过剩的物质中转移出来,学会“断舍离”的艺术。舍弃“不需要、不舒服、不适合”的东西。人类的很多苦恼来源于放不下我们拥有的物质,放不下自己的过去,通过断舍离,精简物品、排除杂念,给房间留白,给心灵留白,才能享受焕然一新的生活。


需要进行断舍离的人有以下特点:
(一)逃避现实,以没有时间为理由,不去收拾整理自己的生活空间。
(二)怀旧的人,无法忘记过去,舍不得舍弃那些承载过去回忆的旧东西。比如,小时候的东西,前恋人送给你的东西,已逝祖辈留下的东西。
(三)杞人忧天的人,他们总是为还没有到来的日子操心,经常脑补未来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困境。未来真的需要这个东西怎么办,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把现在用不着的东西,也要买回来储存在家里。
实践断舍离分五个步骤:
(一)先把要整理的同一系列的物品,分成三类,为什么分成三类呢?因为分成两类太少,不能区分所有的东西。分成三类以上又太多,忙起来容易搞混,分成三类既容易操作,又好记。
(二)按7-5-1进行储存,7指的是密封的橱柜最多储存70%,不要填满、填爆,一开门就跟雪崩似的往外涌。5指的是透明的橱柜,最多储存50%,1指的是开放的,如茶几,桌子,上面只能摆放10%。
(三)一出一进,千万不要搞反了,是先出才能进,也就是如果想买新东西,先把原有的物品处理掉。
(四)一键式,指的是无论拿什么东西,都不费力,一下子就拿出来。
(五)自立、自由、自在,自立就是只要能立着放的绝不横着放,自由就是指拿东西触手可及,不用翻箱倒柜,自在就是每个物品摆放的舒服,比如说,把很多个杯子摞起来就是不对的。
通过断舍离,整理物品的过程,也是通过物品和自己的对话,审视内心真正想法的过程。家是每个人的修行场,如果井井有条,你就会心情舒畅,充满幸福感。通过对物品的断舍离可以提升自信,变得更自律,过更加美好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