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婚姻育儿想法

为什么这么拼,说好的慢生活呢?

2017-10-26  本文已影响30人  不想长大的囡囡

如今大多数人生活节奏都很快,以至于有了“慢生活”的向往,可有时候想想,真正能慢下来的,基本都是赚到足够钱来享受慢生活的那些人。

没有优越的经济条件,谈什么慢生活

以前觉得够用就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维,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就拿孩子而言,以前养大一个孩子只需要吃饱,穿暖,再看看现在,我有时候怀疑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了,一边说还给孩子童年,一边琳琅满目的培训班,教育机制,中国式考试,这样的推波助澜下,孩子的童年还能有么?在学校学习已经很多功课,作为家长,我确实不愿意剥夺了孩子剩下的自由时间,为什么还有时间帮孩子排满兴趣班,我就想问,孩子的童年呢?

如今孩子的快乐无忧的童年已经缩短到出生到两岁,两岁以后,有些孩子逐渐成为父母间攀比的“物品”,互相比较各自的孩子优越的一面。他们享受别人夸赞自己教育有方,孩子培养的很好。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跟我说,她要装修她的房子,原因是为了让她孩子的老师来家访对她们印象更好一点。再深层次一点,不过就是让老师仰视自己,告诉老师,“这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要好生照顾”。不晓得是地域不同还是思维不同,总之这种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变相攀比,实质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做法,我表示反感的。

我对孩子很严厉,但仅仅在生活上,学习我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态度,成绩排名我不在乎,毕竟这些都是暂时的,当下的成绩好与坏不能代表以后………,为什么媒体,乃至于身边总是能听到学生自杀等极端行为,因为父母对成绩期望太高了,这种过高的期望值,会影响着孩子,带给孩子额外的压力,说到底,身心健康才是首要的。

记得大女儿三岁幼儿园的时候,班上的孩子都是报了这个培训班,那个左脑开发班等等,那都是用花花的银子堆砌而成的,大部分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挤破头,也要送孩子去各种兴趣班,我并不否认兴趣班的有效性,但这种趋势和跟风已经成为你是不是合格“父母”的标志,我只想问,那些给孩子报名兴趣班的,你问过孩子意愿了么。还是你只是看到别人报了,你觉得不给孩子报个班会丢脸?如果孩子愿意,那是最好的。

大女儿一直到6岁.我都没给她报任何培训班,我更多的是教会她如何生活,如何过马路,如何叠被子,如何洗衣服,如何洗碗,我的想法很简单,不管她长大成人之后做什么工作,有钱没钱,我们总不能一直陪着她,照顾她,与我而言,孩子的独立应该是在生活自理上。我很欣慰,我的孩子做的很棒

我给孩子报的第一门兴趣课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在下一篇,我想把我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不代表任何立场,每位父母都不容易,可怜天下父母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