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古月哥欠人物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2017-05-03  本文已影响243人  Josie唐西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生命注定要经历一次次磨难,才能塑造出与众不同。所有的经历都是获得,所有的获得都是上苍给予的恩宠。   ——胡歌

01

童年的胡歌性格内向腼腆,

为了让儿子变得外向些,

胡歌的父母带他去考了上海电视小荧星艺术团。

那年上海有三万多儿童去考,最后只录取了六十人,胡歌就是其中之一。

艺术团的经历让胡歌敢于参加学校的文艺工作,让他在学校逐渐建立起了自信,人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1996年,14岁的胡歌又当选了上海教育电视台阳光少年栏目主持人,而这一干就是三年。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02

2001年,胡歌以专业第三的成绩考进上戏表演系。

2002年,机缘巧合下,胡歌被《书剑恩仇录》导演推荐给唐人制片人,之后便在一个火锅店里与唐人签了约。

2005年,因成功塑造豪爽深情的李逍遥,年仅23岁的胡歌一炮而红。

那个时候,大街小巷全是六月的雨,

同学间喋喋不休的也永远都是逍遥哥哥。

那两年绝对是胡歌的事业高峰期。

他不仅接连出演了《天外飞仙》, 《少年杨家将》等多部广受好评的影视作品,

更是获得了“内地最具潜质新人奖”, “内地最受欢迎男演员”等各大娱乐奖项。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03

可就在这个时候,

似乎是觉得胡歌的演艺道路过于顺利了,

老天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彻底改变了他既有的人生轨迹。

2016年8月29日,

接拍《射雕英雄传》一个多月后,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硬生生阻断了胡歌前行的道路。

事故很严重,

随行同事直接因抢救无效死亡,

而胡歌虽侥幸捡回一命,

当时情况也完全不容乐观——抢救四天两次全麻,光脖子和右眼就缝了100多针。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04

胡歌一开始的状态特别好。

确认了生命和眼睛的安全后,

看到镜子里的自己,

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如释重负。

“我当时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样子的时候,我爸在我旁边,我就说太好了,我终于可以做幕后了。”

此时的胡歌,

看似乐观,

实则在逃避痛苦。

他不敢想象自己再顶着这张残破的脸去面对观众与媒体。

他害怕,他恐惧,

所以他本能地选择了退缩。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05

然而,在得知同事去世,

射雕剧组为自己停工一年后,

背负着那么多人希望的胡歌,

强迫自己再次承担起了演员的责任。

“我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去把那么多人给我的祝福和希望放在一边。因为自从我车祸到我复出,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受煎熬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那个时候,不是说想放弃就可以放弃的。”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06

彼时的胡歌,

于痛击中跌倒,

又因众人的期待仓促爬起,

在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

再一次,回到了镁光灯下。

可长期脱离公众和表演,

再加上右眼正对镜头的伤疤,

胡歌陷入了极度的不自信。

他开始不停地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他用刘海小心翼翼地遮住疤痕,

他不敢面对镜头,害怕见到媒体,

只要站在那里,你就能感受到他的尴尬与恐惧。

但值得高兴的是,这个时候的胡歌,虽然还在忍受着苦难,却已不再逃避。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07

在等待外貌恢复如初的痛苦日子里,

胡歌选择用阅读慰藉自己。

在书中,他体味到了相同境遇者的内心,

更是对生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小的时候,胡歌特别害怕死亡。

“那个时候我对死亡的理解是一个人结束了生命以后,他所有的感官就没有了,他就到了一种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就进入了一种无知的永恒的状态。”

这种浮萍般无所依靠的虚无状态让胡歌非常恐惧。

可阅读让他明白

躯体只是意识的一个载体,一种束缚。

没有了躯体,意识并不会消失,

相反,它会去往更高的维度,变得更加自由。

对死亡的改观让胡歌不再惧怕死亡,

而就在这一念之间,他对皮相的执着也消散殆尽。

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一点,我现在就是这个样子,我为什么非要变回原来的样子,这个就是现在的我。

胡歌这才发现,原来一直在折磨自己的,

从来都不是这张残缺的脸,而是自己的内心。

忍受苦难的过程总是漫长的,

但看清苦难往往只需要一个瞬间。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08

跳出痛苦的胡歌,

开始站到更高的维度去审视自身。

谈及车祸后的自己,

胡歌举过一个很奇妙的例子。

老鹰四十岁后,

会拔毛断喙以获重生。

他说自己就是一只被动的老鹰。

车祸撞碎的不仅是他的事业,生活,朋友,

还有他的焦虑,贪婪和欲望。

“那个时候也年轻,面对突如其来的名和利,其实我是把持不住的。而且那时候我内心自我膨胀得很快,这次车祸让我能够停下来。我就可以看到这个抛物线是不科学的。”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车祸给了胡歌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让他能够在颠覆自己的同时重塑自己。

人很多时候都在惯性中生活,没有办法也没有愿望去真正认识自己。车祸把我撞离了原本的轨道,让我能够以最真实的状态去寻找新的动力和方向。”

这个时候的胡歌终于找到了自我。

他说,回不去的皮囊,用思想来填满。

他说,很多人把形式当作了最主要的东西,却忘记了本质。

面对苦难,胡歌不再是忍受,而是怀着感恩之心坦然拥抱。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09

2012年,胡歌在微博上晒出

自己的近照与当年李逍遥剧照的合影,

第一次主动将右眼的疤痕正对镜头,

并写道“回不去的容颜,求不来的蜕变”。

胡歌真正重生了。

为了打破深入人心的古装形象,

为了突破自身的瓶颈,

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

胡歌正式踏上了转型之路。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10

2013年,

胡歌参演赖声川导演的话剧作品《如梦之梦》。

凭借剧中饰演的五号病人,

胡歌获得第二届丹尼国际舞台表演艺术最佳男演员。

这个成绩让大家看到了胡歌的可能性,

也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之后,

《四十九日祭》,《生活启示录》,《琅琊榜》......

纷纷向胡歌伸出了橄榄枝。

至此,胡歌正式转型。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11

2015年无疑是胡歌又一个事业巅峰。

霸占荧屏的《伪装者》,《琅琊榜》,《大好时光》,

无一不在述说着胡歌的改变与成长。

这一年,他三十三岁。

如今的风起时一晃十年,

当初的无胡歌不仙剑,

到如今的唯胡歌可长苏,

青涩少年已成昨日。

劫难带走了往日容颜,

却留下了眉眼间,唯胡歌可见的洞天。

如今的胡歌,已不再是明星,

他拥有被苦难磨砺出的坚定心性,

他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演员。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12

2016年,胡歌宣布息影一年。

再一次面对大好前程,

胡歌已不再膨胀。

苦难教会了他如何坚守与放下

“演戏不能一直往外掏东西,需要有东西沉淀下来。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希望卸下现在的所有光环,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胡歌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所以他不为名利所困,完全随心而动。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13

如今的胡歌对得起他的苦难,

因为经历的一切,让他变得更加强大。

他相信他能留下来,

是有一些使命要他去完成的。

所以他会在演员这条路上一直一直走下去。

正如梅长苏所说的

“我既然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活下来,并活出意义。

这是胡歌对苦难的诠释,

更是他对重生的坚持。

胡歌:既然我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