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不能改变的事,只是思维没有改变,思维改变了瞬间就改变了。
育儿事务所#养孩子是一种修行,每天似乎在陪着孩子成长,其实我发现是孩子陪我们成长。你会发现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在复制你的行为。
女儿对数学似乎有一种畏惧感,有些题不会做,有些概念也背不过。
但是我知道女儿是很擅长背诵东西的,一些语文的英语的都能很快的背过。
反复思量是因为畏惧,导致了认为所有关于数学的东西都难。
如果把数学的内容需要背诵的东西放在语文课本里,老师要求背过,那肯定很快就背过了,因为对语文没有畏惧,觉得这很简单。
关于数学其实是有些受了我的心理暗示,因为我一直觉得数学是很难的东西,觉得太费劲了。
上初中的时候,80%的课余时间都用于学数学,然而并没有什么起色,基本上就是一个及格的分数。
现在想来,当初就没有过多的练习,只是努力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并没有认真的分析每一道题,也没有刻意练习。
而且啊,从小老师给的心理暗示就是你太笨了,你脑子里都是浆糊,这是小学一位老师说我的,你看看谁谁一讲就会了。
当时还小,虽然听了不舒服,也没觉得这是个事,现在想来其实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有些话真的不能对孩子说呀,只是一时的气话,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小学一二年级能有多难呢,多写几遍,多学几遍就会了。
也许留给我的阴影太大,以至于做其他事也是觉得自己做不了,不会做,不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突然发现并不是好多事不行,只是自己觉得自己不行,就真的不行了。其实有些事努力一把都可以做好的。
曾经也很困惑,同样的事,别人做到觉得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很骄傲的事。
自己做成了,并不以为意,觉得没什么可说的,除非自己做的好太多,才会对自己有一个肯定。
就像我原来发过的一条关于产品的广告,到现在十几年了,还总收到咨询电话。
然而我并不以为意,我觉得是当时发布的时候分析了同行发布的一些技巧,只是简单运用了而已。
帮曾经做的店铺,通过自己一个月的运营开始大卖的时候,也没有觉得多么的成功,觉得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但是当时的老板非常震惊,而且非常认可我的能力,觉得能做到真的太了不起了。
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没有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以至于自己自信力不足。
对一些事情总是往负面的想,导致内心的能量不足。
如果每次做完一件事看到自己做的好的地方,那么身心也是愉悦的,放松的,对以后自己做事也是一个很好的鼓励和一个内心的支持。
我想以后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孩子的科目和生活中以及工作中的问题。
发现自己做的好的部分,然后再把一些好的的经验来借鉴给其他地方。
关于女儿学习数学,我想我需要给他更多的鼓励以及支持。分析他做的好的一部分,并把没有做到的一部分补充上。
发现女儿对于关于课上记忆做的不是特别好,可能还没有形成课上记忆的习惯。
一些思维方式运用,都需要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慢慢的陪着女儿改变。
并不能一科数学差就全部否定自己了,要看到其他做的好的科目,并从中借鉴学习方法,一步步的调整,记住公式并多做题。
一遍不会学两遍,两遍不可以学10遍,就像新东方董宇辉老师说的,我只是慢一点,笨一点,又不是傻。
事实上女儿一点也不笨,背课文,很快就背过了,学舞蹈动作老师讲一遍基本就学会了。学校的体操,每次都是她在教同学。
女儿画的画基本走形的很少,他只是少了一点耐心而已,前段时间画画还是很能踏下心来认真画。
她曾经说,我好佩服自己,居然坐了三个小时都没有动,对于一个爱动的孩子,这点能做到,真的很不容易,很棒了。
像我这种不爱运动的能走上6000步,就觉得自己了不起的了。
人无完人,总有你擅长的,和有些不是特别擅长的。
当你克服了心理障碍,把那些不擅长的东西认真做好,你就会觉得原来没有什么了不起。
原来觉得学习好的人是脑子特别好使,后来通过交流发现是他们一个积极的态度,一种我可以没问题的自信。
他们总是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别人会我也可以会。我一定可以学会。
一遍不行学两遍,两遍不行学10遍,我肯定能把它学好。
然而我上学时候的都是对自己的否定,脑子太笨了,数学太难了,学不会呀。
一个积极正向暗示,一个负面暗示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突然想起了一本书《瞬变》,那些看似不能改变的,只是思维没有改变,思维改变了瞬间就改变了。
陪伴女儿成长,一定给她一种积极的,正面的精神引导。
学习文化课只是一个阶段,以后的人生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只要有积极的心态,会生活的更好。
原来觉得写头条没啥可写的,现在在头条更新,每天梳理自己,发现真的挺好。
每天肯定自己,赞美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每天赞美身边的人 让他们感受温暖,善意的存在。[祈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