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战》的主要原则
《装甲战》是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所著,富勒创造性的提出了以装甲部队纵深突破造成敌人战略瘫痪为核心的一整套在机械工业时代准备和进行战争的理论,并深刻地影响和作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装甲战的核心原则是:快速运动可以获胜(如图1所示)。
图1 《装甲战》的主要原则
《装甲战》的核心原则是:快速运动可以获胜。书中写道:“现代作战要靠快速运动才能取胜,或才能节省兵力。部队摩托化和机械化的优点就在于,以节省时间来缩短空间,换言之,我们运动的速度越快,我们所要防御的地区范围就越小。在战略上,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正如战争历史一再表明的,只在短时间内停留在一个地点的部队,要比长时间(二十四小时以上)停留在同一个地点、兵力比之大九倍的部队对战争的作用更大。”
战争改变
装甲部队的出现将使得以前的堑壕战变为装甲战,线式的阵地变成点式的阵地(如图2所示)。
图2 装甲引起的战争改变
由于步兵有固守阵地的强大力量,导致一战变为堑壕战,进攻的力量明显弱于防御,在堑壕中射击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并且射杀冲锋的敌人。即使第一道堑壕被攻占,士兵可以退到第二条堑壕继续作战,这也使得一战变成了时间持久的消耗战。坦克的出现改变了这样的情况,坦克集火力,装甲和运动(机动)于一身,成为武器中的陆战之王。装甲可以有效抵挡子弹,火力可以杀死敌人,运动可以快速接近敌人,边冲锋边填平战壕,从而使得后续大部队持续推进,进而导致堑壕战无效,而演变为装甲战。
机械化战争中影响部队作战的主要有3个因素,分别是装甲防护、快速机动和地形利用。书中写道:“(1)装甲:子弹已成为我们目前面临许多困难的基本原因。子弹阻挡步兵逼近敌人,迫使炮兵远离步兵阵地前沿,并使骑兵丧失突击力。装甲则可顶住子弹,进攻中,坦克能代替步兵,因为它能顶住步兵的防御火力。步兵难以攻击坦克,但如步兵没有充足的武器,缺乏坦克难以对付的防御工事,那么坦克能在任何适于机械化部队机动的地点攻击步兵。(2)机动力:在野战条件下,防护如不与机动力相结合就会明显削弱其作用,而机动力的任何改变,尤其是有防护机动力的改变将会引起战术的改变。(3)地形:我曾指出,装甲车辆的机动受地形的影响。地区作战日益重要。这就更有必要联系地形来考虑装甲车辆的使用(如图3所示)。”
图3 堑壕布置示意图
线式的战壕无法防御坦克,坦克由于可以快速运动,迂回敌人侧翼和背后就变得很简单,单纯的线式防御的强点在正面,弱点在侧翼和背后,而弱点很容易被坦克迂回打击,所以线式的阵地演变成了点式的,不仅要防护正面,而是每个面都要防护,类似于防护圈。线式防御的弱点还包括,其中一点被击破,整个防线的作用就失去了,而多点式的防御中,即使一点被击破,其他各点还可以组织有效的防御。二战时,德国根本没有从正面进攻的法国的马其诺防线,而是直接迂回它的侧翼。《装甲战》中写道:“马其诺防线的错误在于把防御力量用在逐渐消耗敌进攻力量上。该防线如果不作绵亘配置,而是纵深分散配置,我认为就可达到防御的目的。”
装甲战的出现本质原因是武器的改变,而武器改变的原因是内燃机的出现。内燃机的发明导致了飞机的出现,这直接产生了一个新的兵种——空军。而内燃机的发明导致了坦克的出现,这导致了装甲战,内燃机既可以使车辆快速运动,又能负重装甲和火炮。另外化学武器的出现也会影响战争。书中写道:“直到出现了内燃机,战术才开始出现意外的新样式。首先,飞机的发明产生了一个完全新的兵种,其次摩托化车辆大大增强了军队的后勤补给能力,并直接导致重新使用装甲。再则,已把致死性毒气、糜烂性毒气、催泪性毒气和化学战剂列为一定的兵器编制。在汽车基础上逐步发展了装甲车,进而又发展了履带装甲车或坦克。装甲车增大了侦察距离,因而影响到战略;履带装甲车或坦克能挡住射来的子弹(子弹是当时较老式战争中使用的主要武器),因而对当时战术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于装甲车的出现,作战部队也会随之改变,就像飞机的出现导致空军出现一样。一种是摩托化的游击部队,一种是规模受限的职业化部队。职业化部队包括第一线机械化部队和第二线非装甲部队。非装甲部队由摩托化部队和徒步部队组成。
战略
《装甲战》说战略的目的是瓦解敌人士气,而不是摧毁敌人。书中写道:“在康布雷战役中,坦克有什么明显的作用呢?坦克的作用表现在对敌人士气的影响。在此次战役中,坦克的作用表明,武装部队的真正企图和目的在于使敌方产生恐惧心理而不是摧毁敌人,也就是说,攻击敌人的神经系统,进而瓦解敌指挥官的意志,这比粉碎敌士兵的肉体更为有利。”《装甲战》对于歼灭敌人的战争目的进行了批判,书中写道:“作战的最终目标是歼灭敌人这种有害的信条,在理论上否定了战争的真正目的,即建立更加美好的和平生活。这种理论之所以盛行,是因为人们不深入思考问题。”《战争论》集中力量进行会战的思想指导了一战,而《装甲战》瓦解敌人士气的思想指导了二战(如图4所示)。
图4 战略
瓦解士气包括三种手段,书中写道:“鉴于下述三种瓦解敌士气的手段,即用飞机的威力瓦解敌方民众士气,用机械化部队的威力瓦解敌军队的士气,以及用摩托化游击部队的威力给敌方造成恐怖和混乱,我们可以预断,用军事力量摧毁敌人的方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方式被广泛采用)将被瓦解敌士气的某些方式所取代,这样,不仅可以瓦解军队,而且可使民众丧失斗志。”
战术
坦克的战术是发现目标、防护和击中目标。《装甲战》中写道:“那么什么是设计坦克所遵循的战术思想呢?那就是:发现目标、防护和击中目标。”
在发现目标中,情报是战斗的基础,要充分利用情报。侦查的范围分为三部分,以飞机侦查的纵深战略范围,以坦克、骑兵和步兵侦查的前沿防护范围和以飞机和装甲车侦查的二者之间的范围(如图5所示)。
图5 战术
在防护中,要充分利用机动装甲的防护作用,机动速度越快,防护越好,装甲越厚,防护越好。防护方法包括四种,分别为选择合适地形、适当配置火炮、配置反坦克武器和集中坦克进攻。影响防护的因素也包括四种,分别为敌人的机动、地形条件、制空权和有效侦查敌人的能力。
在击中目标中,包括进攻和防御两种作战状态。胜利取决于攻防的紧密结合,因为军队摩托化,战争瞬息万变,所以作战计划要简明扼要,具有灵活性。要用移动的枪才能打中移动的靶子。进攻就是要发现敌人,抓住敌人和击中敌人;而防御就是不被敌人发现,不被敌人抓住和不被敌人击中。
富勒的《装甲战》影响深远,至少有三个理论流派受到了《装甲战》的影响,包括英国李德·哈特的间接路线、美国沃登的五环打击理论和德国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如图6所示)。
图6 《装甲战》的影响
瓦解敌人士气好于对敌武力攻击的思想对李德·哈特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者写出了战略学巨著《战略论:间接路线》。《装甲战》中写道:“要实现战争的真正目的,就必须终止使用破坏性手段,这就是说,战争必须逐步地由武力争斗发展到智谋与士气斗争的阶段,换言之,指挥艺术必须基本上代替暴力,用瓦解士气或精神上的打击,代替武力争斗或肉体的攻击。”《装甲战》中强调瓦解敌人士气,这和《战略论:间接路线》所强调的“颠覆”的作用相同,书中写道:“首先使敌人在心理和物质上丧失平衡,常常足以奠定胜利的基础。”富勒和李德·哈特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李德·哈特的思想源于富勒,但并不受其限制,他有其独立的路线,于是终成一代大师,取得与富勒分庭抗礼的地位。
攻敌指挥部使敌瘫痪的思想产生了瘫痪攻击理论,并且对沃登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其创造了五环打击理论。关于瘫痪攻击,《装甲战》中写道:“第二个计划是派遣一支装备有车体长、发动机功率大的坦克的部队直接通过堑壕地带,攻击堑壕地带后方的敌军指挥部,同时又象康布雷战役中那样,使用坦克和步兵进攻敌之正面。这种进攻样式的真实目的是要使敌之指挥陷于瘫痪,并因而使敌军陷于混乱。这是新颖的,但是,还没有来得及试验出一个结果,战争就结束了。”
坦克快速、装甲防护和强火力的优点是《装甲战》的核心内容,古德里安创造了闪电战,并且将其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可以量化的军事学》全书结构
使用物理学分析经济学、管理学和军事学,让它们从艺术变为科学!
可量化研究网站:www.kelianghua.com
�������9��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