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杂谈人物国史杂感

隋文帝这一特质是他成功的关键,值得现在的领导者学习

2019-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老罗侃史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生不过百年,生前想留点名声倒也可以理解。但现在有的领导者,为了名声不折手断,弄虚作假者有之,欺上瞒下者有之,手段花样之繁多,数不胜数。

然而,历史上也有一些领导者十分低调,一生不图虚名,隋文帝就是其中的典型。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古代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在隋朝的开国功臣中,有一个叫贺若弼的人,此人很有才华,是隋朝策划灭陈国的核心人物。

隋灭陈后,贺若弼撰写了自己在灭陈之前提出的计策。这个计策本来是他自己的成果,但他为了拍隋文帝的马屁,就把隋文帝的名字也加了进去,且放在了"关键”位置,把文章的题目命为《御授平陈七策》,他把文章献给隋文帝,以取悦皇帝。

“平陈之策”明明是贺若弼一人提出,他却说成是隋文帝“御授”的,自己只是一个“整理者”。他以为,自己这样做隋文帝会很高兴。没想到隋文帝看到后却说:”你想为我扬名,出发点是好的,可我并不想追求虚名,你还是把它记到自己的家史中去吧!“

隋文帝的不图虚名的做法,硬是使贺若弼的马屁泡汤。隋文帝的举动,和现在的一些领导在发表的文章前加上自己的名字,可谓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隋文帝的低调还体现在另外一件事情上。公元589年隋灭陈后,隋文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大约300年的战乱与分裂的局面。群臣认为隋文帝的功绩很大,朝野上下都请求隋文帝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说实话,隋文帝的这个功绩也确实很大,这回群臣的请求倒也不算拍马屁。

但隋文帝拒绝了群臣的请求,还下诏说:“陈国不过是南方的一个小国,怎么可以因为灭掉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家,就说现在天下太平了呢?以这点功绩就去泰山封禅,用虚言祭告上天,这不是我想听到的建议,也不是百姓愿意看到的。

除此之外,隋文帝还倡导节俭,大量节省朝廷开支,废除了不少苛捐杂税。正是因为隋文帝的低调与务实,使得隋朝很快迅速富强起来。在隋文帝的执政下,华夏大地终于迎来了几百年来的首次大治——开皇之治。

与隋文帝截然相反的是他的儿子——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想取得佳绩,以青史留名。

为此,他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开挖京杭大运河,多次用兵远征高丽。此外,隋炀帝很要面子,在接待外国的使臣时,连长安街上的树木都要裹上一层丝绸,以显示隋朝的富强。

在隋炀帝的折腾下,百姓负担繁重,隋文帝留下的财富也很快消耗殆尽,因为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很快,瓦岗军的起义就如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在它的推动下,隋朝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隋炀帝想青史留名,换来的确实罄竹难书,历史就是这么无厘头。

看来,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低调,才是最有底气的炫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