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③|鲁迅的两株枣树

2018-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圆滚滚的粽子

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可谓是我的少年阴影。少时不知鉴赏,只能死记硬背。作为考试的热门选项,《秋夜》可真令人大伤脑筋。直到阅读了《文心》,不能说豁然开朗,但也算是找到蛛丝马迹了。


鉴赏的预备知识

文章,是要鉴赏的。鉴赏的态度是最正经不过的了,要把全副心神都放在里面。端正了态度,并不急于马上鉴赏,还需要准备鉴赏的预备知识。

好诗、好词、好文章,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写就的。作者把自身的经验体会融入到文章之中,不了解历史事实,往往不能充分体会它的好处。

以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为例,如果我们不知当时宋室狼狈南逃,被金人追至江西造口才停止,读此词必少了一层趣味和感悟;如果不知郁孤台是造口旁的一座山,人民为避战火,仓皇经过的不计其数,又谈何领会“郁孤台下清江水”的悲怆与无力。

同理,鉴赏《秋夜》,了解鲁迅和写作背景是必要的。鲁迅为了改变国民精神而弃医从文,致力于唤醒国民,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对祖国的深切忧思可见一斑。

《秋夜》创作于1924年,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相互勾结实行统治,用鲁迅自己的话说,北京的政治环境“实在黑暗的可以”。在此情境下写就的文章,极可能反映了政治时局,蕴含作者的忧思。


共识与共鸣

鉴赏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共鸣作用。

与作者达成共识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条件,有助增进对文章的感悟,从而引发共鸣。如何达成共识?除了了解预备知识外,通过回问自己,结合自身的想象和平日的观察,领会作者织就其中的经验,或许能另有一番收获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天空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这是自问。有问题就有了思考的方向。回想平日的秋夜,天气愈清,天空看上去极高,有时还会高得奇怪。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不难理解了。

鲁迅文中晚秋的夜,描写了高得奇怪的天空,凋落的枣树,枯萎的花草,避冷就火的小虫,都是实在的景物。这些是外面的经验,只要平日留心观察,是人人都能理解的。

那两株枣树呢?这就涉及到内部的经验。

经验有两种,分别是外面的经验和内部的经验。《文心》中对此的说明简介明了,忍不住原文引用说明:

外面的经验是景物的状况,内部的经验是作文说话的人对景物的感想。譬如说天上的星在闪烁,这是景物,是外面的经验。说星在䀹冷眼,这是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星的感想,是外部的经验。外面的经验是差不多人人共同的,最容易明白。内面的经验却各人不同。

秋夜的天空主要是景物的描写。两株枣树却是作者写作时个人的心境,更偏向内部的经验,包含作者的感想。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后人多将枣树理解为黑恶势力抗争的进步力量,更有观点认为两株枣树分别指代科学和民主两大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方向确是公认的,那就是与恶势力的对抗。

当有段落是纯粹的内部经验时,除了说作者自己觉得如此外,更别无什么可解释的了。初听也许顿觉当头一棒,聊无趣味,可正是这经验与情感的交织,更能打动人心,令文章更有深度。而每次的鉴赏中从文章学习吸收经验,更是酣畅淋漓的事儿;无数人独特的解读也让鉴赏更富趣味。


小结

文章鉴赏是吸收经验的有效途径。前期了解背景史实,是达成共识的基础。鉴赏过程中,不断回问自己,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经验和情感,便能和作者进一步达成共识,引发共鸣。

重读童年阴影的“两株枣树”,我有了新的体会与领悟,愿你也能有所收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