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女人,生活的节奏由你决定(3)
文/长长啸
1956年2月18日 6:00(正月初七)
王荷花熬好了粥回到屋内,老公吴传友已经起来了。像所有那个年代的夫妻一样,她替老公打好了洗脸水,挤好牙膏。回身给几个孩子起床。老大吴月香自己穿好衣服后给老四吴瑛穿衣,起床。王荷花会亲自给最小的老五才两岁的吴桂英穿衣服,老二吴月明和老三吴桂香是自管自的穿衣起床。多子女的家庭日常起居大抵如此,大孩子如母般照顾其他的小孩子们。
清沥的粥熬的厚薄适中,孩子们围坐在桌边进餐。屋内那盏吊灯闪灼着矍铄的光辉。
今天大家都穿上了王荷花做的新的大红棉袄,这是她近期赶工做的。布料和棉花是托老公的亲友从新疆带来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6137/b5f6c4ade8b20717.jpg)
“你们吃完帮着收拾下碗筷”我去对面的杂货铺买些礼物给你们姑姑送去,吴传友交代着。
1956年2月18日 8:00(正月初七)
天已经彻底亮堂了,吴传友敲开了对门的杂货铺。那是间日用百货店,作为街坊乡里乡亲的大家都十几年相处了,没有啥见外的。掌柜的一见是老街坊脸上扬起了生意人惯有的笑容道:“吴先生,要买啥?”
“王老板 ,给我拿四瓶特加饭。”两盒糖果。他平日里几乎每晚都得喝酒下饭,今日也不例外只是打算去和妹夫喝一顿。
街道两边还残留着部分鞭炮的痕迹,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清洁工打着哈气,漫不经心的清扫着。
王荷花带着孩子们已经在家门口等他了。一群穿着大红袄子的人映入了他的眼帘,他细数自己也是五个孩子的爸爸了。
一家子上了二十三路公交车。妹妹的家在赵家渡,是这趟车子的终点站。他们全家一起过去玩,这个每年才一次。
孩子们是最爱去姑姑家,那里有他们平日里吃不到的糕点和菜肴。
姑姑的家也是老式公房。她手上戴着金戒指,耳朵上打着金耳钉。白皙的皮肤,面容十分清秀。
姑父长相平平,还有些结巴。不过十分喜欢吴家的几个女孩子,因为他们家没一个女孩,那时还想着让生活条件拮据的吴家将老四吴桂香过继给他们。
吴传友的生母知道后极力反对:“这五个孩子每个相差两岁,像一窝子小鸡一般,好端端的别拆开。”
双方的孩子们依次给双方的长辈们拜了年,领取了红包。他们又围坐一起吃点心。姑姑家的点心总是那么可口精致,以致于吴桂香每年吃的过多,回家总得难受几天。
1956年2月18日 18:00(正月初七)
欢聚的晚宴开始了。
姑父总是忙里忙外的帮着张罗,和吴传友不同,他会帮着姑母打下手。
吃饭的时候女人们是吃不到的,孩子和男人们先动筷。
油炸龙虾片、白斩鸡、油炸花生、皮蛋、凉拌海蜇皮、烤鸭、烤麸、蜜汁豆干、八宝饭、酒酿圆子、糖醋鱼......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6137/02277a5909566a6f.jpg)
孩子的天性让他们不会顾忌过多礼仪,吴家的孩子虽有平日里母亲王荷花的家训,让他们别建立贫爱富的思想基础,到此时也难免失控。一顿饭下来,姑姑和王荷花几乎是吃不到啥的,好歹是自己的至亲,也顾不了这么多的礼数了。
“姐...姐....父”厂里效益如何,以后让月...月...明念个中专去我们电力厂上班吧。姑父结结巴巴道。
“这得看孩子自己的想法了,”吴传友出生在绍兴一个没落的地主家里,早年上过私塾,看过八股文,知道鲁迅,至今给家里写信还用毛笔写小楷。姑父虽然工作单位经济效益不错,但是文化其实不高,充其量就是个小学水平,厂里的普通技工罢了,顶替自己的父亲入的厂,电力厂的效益还不错,否则他也不会同意把自己的胞妹嫁给他。
1956年2月18日 20:00(正月初七)
新年的日历又将撕去一页,对于城里人而言,过完了除七这年就算过完了。
夜又一次次降临,周围隐隐传来鞭炮的响声,孩子们燃起各种小烟花飞扬着,他们雀跃,高呼,全然没有为长大一岁而必须更懂事而困惑。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6137/a2e026ac8fd20f24.jpg)
王荷花站在一边看着他们,想着自己的年龄,再过两年自己就得三十岁了。
1985年2月18日12:00(农历二十九)
吴桂香和李全已经约好在家附近的菜场里碰头了。
菜场里人头攒动,买青鱼的排起了长龙队伍,买肉丸的柜台散发着十足的肉糜味道。还有为数不少的倒挂的咸鸡与酱肉陈列着,吴桂香知道后两样都不及妈妈王荷花做的好吃。
她和丈夫李全奋力的挤入人群中,采购了中段青鱼与纯肉丸。又要了块肥瘦适中的五花肉,做了堆肉酱。
灶台上油锅已经起好了,六岁的暖风注视着在灶边忙碌的母亲吴桂香。
她将买来的青鱼中段切成均等块,分次扔入了油锅内炸,带鱼肉熟后捞起沥油备用,乘着沥干的当口,她开始做酱油,大半袋酱油倒入锅中放入两大汤勺白糖熬制,那浓郁的酱汤味道布满了整个公用厨房。酱汤熬制的有些黏秘的当口,趁着青鱼还没凉直接倒在青鱼之上,咋的一声,酱汤完全渗入了还热着的鱼肉中,就这样完成了熏鱼的制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6137/e715c9d45eaea8c6.jpg)
每当此时,暖风总是会讨得小块先解个馋。
制作蛋饺就更富有仪式感了。准备一个小烫勺,在里面加上少许的猪油,将蛋液平铺在汤勺里,不停的翻滚,直到蛋液被完全煮熟后,掀起一边,将肥瘦均匀的肉馅放置其中,将肉完全裹在其中并压牢。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6137/fd9fdf12a6f422eb.jpg)
1985年2月18日20:00(农历二十九)
晚上七点,一大家子人围坐一起吃起了年夜饭,窗外已经传来隐隐的鞭炮声,北方人与南方人围坐一堂,吃着南北菜系。
小叔子李刚告诉大家,他准备明年结婚了是同厂的女工,一位在食堂工作的苏北姑娘。看来明年的菜系里面又会多出江苏菜了。
1985年是中央电视台直播春节联欢晚会的第三个年头了,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欢迎和接受了"春晚"的出现。主持人有马季、姜昆、张喻、朱苑宜(台湾)、斑斑(香港)。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6137/d4d4b092d156e265.png)
小小的暖风看的不够真切,只是模糊记得有好多人在台上载歌载舞。
1985年2月18日24:00(农历二十九)
春晚到这个点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吴桂香将长辈们给压岁钱放到暖风的枕头底下,每年这个点李全兄弟俩总得放炮。弟弟李刚的兴致似乎更高涨些。
高升与大地红一次次在夜空轰鸣,合着此起彼伏的声响将将今夜的都市宁静彻底打破。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6137/2c45797d84e898ce.jpg)
吴桂香想着明年小叔子成家后,老人必定得腾出原来和小叔一起的小间搬来和他们一家住,小间自然成了婚房,那他们的空间就小了。这南北方人的生活习惯又得加剧碰撞了。
明天初一回娘家拜年,她买好了父亲吴传友爱吃的花雕酒,又给母亲买了香蕉。这年不是才开始嘛......,怎么似乎比平日里还忙呢?
2018年2月18日10:00(正月初三)
暖风端坐在电脑面前,开始书写今日的文章,她和两位写手一起约定从2.8开始坚持21日日更写文。在100个人的群里发布的消息,最终就三个人参加了,毕竟日更这事情不如吃饭睡觉这般生理需求简单。不过她只花了五分钟就决定参加这个训练营了,她已经过了完美主义与自怨自怜的年纪了,现实的脚步使得她不得不每日飞跑。
阿狸带着女儿外出完了,她得以有2小时的码字时间。常觉得女人,控制着生活的节奏。就如今日,如果她不早起,老公和女儿也不会早起,一天的时间又会被推移了。家的节奏,生活的节奏何尝不是女人们在决定呢。在飞速的键盘敲击中,她写出了《女人,生活的节奏由你决定》一文。
一写起文章来,总是觉得自己的输入量不够。她匆匆写完今日的文章,又想起要给一年一会的老同事买份礼物。
同道大叔的咖啡馆,一个知名的网红开的实体店。暖风与同事点了咖啡与华夫饼畅聊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6137/f9fb81cb1996052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6137/b8fd51945424f6c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6137/dd3077127c8f32bf.jpg)
同事对于旅游与美食有着不俗的见地,每年都去几个地方旅游,增长自己的见识,也会品尝各地的美食,是个精致的女人。
再次见面是信任的前提,暖风想着自己也有认识十年以上的老同事了。她们聊着彼此的家人与生活规划,也谈情怀的话题。
岁月如歌,或有疾风险浪,或有峰回路转,将一年的经历,浓缩在三小时内互相倾吐,彼此不油腻,彼此不相厌。
1956年里出现的王荷花我的外婆、1985年里出现的李桂香我的母亲、2018年里出现的我--暖风。
每个黎明的开启者是她们,把握着生活的节奏,保持着一个家生活起居的正常运转,一代代传承着这份品质。或许片刻有精神上的懈怠,确从未偏离运行的既定轨道。
新的一年来临了,外婆要争取活到100岁,母亲要在股海里赚些小钱,至于我会写些文章记录自己的生活,以后会计划开始写儿童读物,争取能给孩子们带来阅读上的愉悦。
相关阅读:
(计划写一文成了三文,今日完稿了。你来过,看过,可以给个小红星,文章有些长,静下心来写的,不乏逻辑上的小错误,改了再改,这初三该写完的文,拖到初五了,祝大家财源广进,早日写文变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76137/a34b172aa0f00e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