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美国斯坦福大学和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怎么做?

2020-08-08  本文已影响0人  秋凡科转

高校院所拥有知识水平高、数量庞大的科技人员队伍,是国家科技战线的重要力量,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科技成果转化是衡量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在高校科研院所都十分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但是众所周知,高校擅长育人,科研院所擅长科研,科技成果转化相对都不是很擅长!

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有很多困惹,如:关于成果转移转化理念的问题,成果转化不仅是人与物的互动,更是人与人的互动,成果转化涉及多方,各方理念如何达成共识?关于科技成果的供需矛盾的问题,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成果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是研发有周期,供需矛盾如何解决?关于是否创办企业的问题?创办企业,与名争利,让企业来转化,又找不到合适企业转化……

实际上在科研人员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也会经常碰到,如:如何评估一项技术是否具有商业前景?一项技术到底要不要申请专利?企业和专家对接为什么闭口不谈钱?产研合作僵持不下时,谁更应该让步?与企业合作到底采取什么方式?如何和企业谈判……

这些说明了什么?科技成果转化很难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Know-How!那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要怎么做呢?我们先来看看国外的两个案例!

美国斯坦福大学成果转化

美国斯坦福大学有一句名言:“永远不要让教授坐到谈判桌前。”斯坦福大学为什么不让教授坐到谈判桌前?1970年1月斯坦福大学首创在学校内部成立技术许可办公室(OTL)推动大学研究工作与技术转移之间的良性循环。OTL主要工作是收到斯坦福大学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明披露后,评估这些披露的商业可能性,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授权给企业。如果发明成功获得、技术许可成功,OTL 将收取的现金专利费或股份按比例分配给发明人所在部门、学校以及发明人自己。自斯坦福大学OTL 设立以来,便通过这样的一套运转模式,促使学校技术向市场转化,将科学技术转化为有形产品,而转化所得收入用于支持本校教学研究工作,从而形成大学研究工作与技术转移之间的良性循环,迄今运行50多年,已然成为技术转移领域内的领先者和标杆。

我们再来回头回答一下,斯坦福大学为什么不让教授坐到谈判桌前?因为技术一旦产生,其价值评估、技术转化、专利许可等一系列工作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需要高水准的专业人士接续完成,而教授应该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不应该把精力花在谈判桌上。

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成果转化

魏茨曼科学院有“以色列科技研发大脑”之称,它的前身是丹尼尔·西夫研究所,成立于1934年。1959年,魏茨曼科学院成立第一个技术转移公司——耶达(Yeda),开创了全球高校院所技术转移的先河。耶达公司的理念是“让科学家专心做科研,其他事情我们来办”,它独立运营、市场化操作,全权负责魏茨曼科学院的技术转移工作。魏茨曼科学院主要从事基础领域研究,耶达公司与魏兹曼的科研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并持续跟踪他们的研究成果。一旦发现有商业化可能的成果后,会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对该项成果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后,耶达公司负责该项成果的专利写作、申请、授权及后续所有商业化运作。耶达主要通过专利许可的方式,寻找工业伙伴来商业化研究院的科技成果,获取专利授权费用,继而支持魏茨曼科学院的基础研究。

如何促进学术和商业两个环节的互动?耶达公司扮演着魏兹曼科学院基础技术和商业应用的中间桥梁,通过明晰科学院、科学家、耶达公司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去调整各方的意愿和期望,来扩大各方利用的共同点,最终实现各方合作共赢!目前,耶达公司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拥有三大最赚钱的药物专利的公司,每个专利每年都可获得超过十亿美元的收入,因此耶达公司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为成功的科技转移公司之一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要怎么做

上面两个案例,虽然一个是高校的一个是科研院所的,但都采用了相似的做法。实际上我们国内很多高校也专门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负责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上面国外国内的做法,都说明了什么?我认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离不开科研人员,更离不开科研管理部门,但最离不开好的体制机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