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泵》读书笔记06
大自然最重要的算法就是基因突变加自然选择,有创新之后,要经过大自然的检验,被保留下来的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人也一样,人的认知是需要不断的更新迭代的,具有认知优势的人,自身就建立了一种能够持续产生作用的自然选择和自然淘汰机制。
按照哲学家的分类,我们面对世界的立场主要有三种:物理立场、设计立场和意向立场。
物理立场:是物理科学的一种标准的运算模式,它要求我们再思考问题时用物理定律和事物的物理法则来得出预测,换言之就是一是一,二是二。就比如,你手一松,石头就会掉到地上;火、开水不能用手摸。
设计立场:问题的根源在我,不在你。从设计立场出发的预想没有从物理立场出发的预想那么可靠,如果不是想象的那样,就会觉得有问题,就有想办法去改变它的欲望和冲动。比如一个闹钟,如果我按要求按动一些按钮,那一段时间后这个闹钟就应该响,如果不想,可能设计者或我的按动出了问题,而不是闹钟出了问题。
意向立场:问题的根源是你,不是我。意向立场将设计而成的事物看作是行动者,有信念也有欲望,能根据这些信念和欲望执行合理的行为。意向立场是设计立场的一种,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那都是你的问题。就好比孩子放学回来,张嘴就是“饭做好了没有“,父母就会不高兴,因为父母设定的是,他应该进门就叫爸爸或者妈妈。这就是父母觉得孩子应该怎么样,如果没做到,就是孩子的问题。
因为这三个立场的界限比较模糊,在生活当中,我们很容易把这三个立场搞混,而出现了错误的反应和情绪。
比如坐飞机的噪音是非常大的,但常坐飞机的人从来不会抱怨噪音,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原因是他对飞机的噪音持有的是物理立场:他也不是飞机的设计师,即便是设计师也觉得这种状态是没办法改变的。
但是,假如你在家里休息,邻居家小孩突然在院子里制造了某种噪声,虽然这个噪音的分贝可能比飞机的噪音分贝要低得多,你还是会很生气,因为你这时候采取的是意向立场。
意向立场是我们难以摆脱的一种立场,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但一定要警惕不能滥用。
当你的情绪处于“怨恨恼怒烦“的某一状态时,你可以提醒一下自己,“我现在是不是在滥用意向立场?”
#2019精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