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039 在实然和应然之间 —— 苏力《是非与曲直—

2020-11-11  本文已影响0人  冰蓝色的太阳

    年轻时,因为读了贺卫方教授的一篇演讲稿就喜欢上了法学,还曾经考过法硕研究生,虽然没考上,但对法律的兴趣却一直保留着。喜欢贺卫方的幽默和风骨、梁慧星的娓娓道来、熊秉元的理性平和……

    当然,其中最喜欢的,还是贺卫方,曾经当面聆听过贺教授的讲座,现在还记得听完回家路上自己那种幸福和激动的心情。

    从贺教授的文章里更多的了解到了西方法律和政治的知识,在与中国现实的对比中,更加凸显了现实的种种不尽如人意。更多的是一种“应然”,中国法律或者政治应该是什么样子。但,“实然”该如何走到“应然”呢?贺先生着墨不多,更多的是一种文人侠士的情怀。

      苏力和贺卫方并称为“北大法学院双璧”,于是,自己年轻时也看苏力教授的书,无奈,不是特别喜欢。

  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地,越来越喜欢苏力的著作了。苏力教授没有“应然”的美丽幻影,更多关注的是“实然”的形成,以及在“实然”中如何一步一步向前走,没有把西方当作标准,也没有所谓“公知”的情怀(估计苏力先生很讨厌公知情怀),有的是深入“实然”之中,深入细致地分析,在分析中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

      之前几本书都是如此思路,而这本书更是如此。通过对个案地详细分析,如医生用柳叶刀做手术一样,细致入微,独具匠心地分析,让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法律背后的天理人情,更学到了这样的学术研究精神。

      一边看,一边感慨,教育领域中,如有这样的专家该多好,不喊口号,不求名利,细致理性分析“实然”,在“实然”的透彻分析后,再推理出正确的望“应然”的道路。

    这本书是写给法学或法律人的,其实其他行业,尤其教育行业更应该读一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