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出书的美
任何事都会从某种缘分而来,比如从读书到听书,经历过,你才知道——原来听书比读书更叫人沉醉。
结缘,始于一次图书馆里的相遇。那是2013年的一个周末,像往常一样,我流连于首都图书馆中的一排排书架中,去寻找每一本与我有缘的书。我随意从书架取下一本书,试着翻看,突然什么东西从书里掉到地上。捡起后,发现是一本产品宣传册——“静雅思听”,多么好听的名字。细看后,方知“静雅思听”一个听书网站,网站里有不少经典书籍呢。或许可以了解一下,我想。
回家后,打开静雅思听的网站,我是不抱有什么大希望的。因为最早的印象里都是一些说书的节目,最著名的说书人莫过于单田芳先生,但说的内容我不喜欢。后来上网时,也接触过一些听书的网站,要么播音员的声音难听,要么是对网站里书不感兴趣。翻看着网站里的内容,随意找到一篇感兴趣的文章,点开音频。
音乐轻轻地响起,一个浑厚的男中音——静雅思听,让智慧也动听——一句广告,然后开始了整篇文字的朗读。听着听着,仿佛进入了文字的世界,进入了作者的家,搬一把椅子就跟作者闲谈。这不就是作者在自说自话么,而且拥有那么好听的嗓音。真的是一下就爱上了静雅思听,爱上了这里声音。这是一个惊喜,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静雅思听都是一个很美的陪伴,在这里发现远方的世界,发现身边的智慧。
那时,静雅思听网站里的音频大多还是免费,我在电脑上下载了很多,然后再把这些音频传到手机里,戴上耳机,一篇接着一篇的听。我喜欢这里文章和书籍,它们的作者都是我的偶像——资中筠、葛剑雄、朱学勤、梁文道、张宏杰和柴静等,听他们的文字是一种享受。而这种享受除了文字本身,不可或缺的是这种灵魂传递的播音员,最喜欢的男播音是晨诵无声、晟焕,女播音是阑珊、有益,是他们的声音让书有了温度。不仅如此,每当音频里的背景音乐(比如Hymn - Daybreak Flower)响起时,内心都会立刻静下来,不急不躁,不烦不怨,感受音乐与文字交融。我甚至喜欢上音频中间和结尾处插入的广告——静雅思听网站倡导一种全新的阅读理念与生活方式,以声音的形式,利用碎片时间休闲、充电,带给你温暖、快乐、感动与智慧——当时静雅思听付费版是没有广告的,但于我而言,没有广告的静雅思听似乎少了点什么。
透过静雅思听,我接触到了不少之前未曾了解的学者和作家,其中有两位作家的作品让我铭记于心,一位是土家野夫,一位是乔叶。
《乡关何处》是土家野夫的一本散文集,历经坎坷的土家野夫写尽了人间的痛,关于外婆、关于母亲。他的文字在晨诵无声和晟焕的演绎下,真正是如泣如诉,我几乎是在眼泪里听完的这些文字。后来买了土家野夫的另外一本书《身边的江湖》,还特意参加一次腾讯举办的土家野夫也在场的文化论坛,平生第一次要了签名,这也是唯一的一次,只可惜当时没能留下一张合影。
《最慢的是活着》,书名很有意思,引得我很想听。书的作者是乔叶,朗读者是阑珊 。打开音频,通过阑珊柔软中夹杂一丝醇厚的声音,我被慢慢地带入了这个故事。我记得这是个祖母和孙女的故事,两人一生纠葛却满怀亲情,具体的内容有些遗忘。但是阑珊的声音却把这个故事经常带到我的耳边,我记得那孙女的声音,我记得那祖母的声音。这是一个中篇小说,乔叶娓娓道来,仿佛置身其中,感动良久。
这就是静雅思听带给我的惊喜与感动,这就是我跟她的故事。
这两年知识付费突然火热起来,尤其是音频类节目,比如得到和喜马拉雅。而2007年就上线的静雅思听至今仍然是一个小众的产品,没有那么多的用户,没有赚到很多钱,有些让人遗憾。我想可能是因为静雅思听的定位所致。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是静雅思听APP太容易闪退,这种体验太差了,无数次都想骂人,或者干脆卸载得了。但因为爱,终究舍不得。这么多年过去,我欣喜地看到静雅思听的努力和每一次的变化,我相信这种闪退的现象也终究会消失,祝福静雅思听。
最后,我把静雅思听推荐给你,愿你也能在这里听出书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