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了,也快乐了
宅,形声字,声从乇(zhe),字从宀(mian),意思是地基很高的住所,如:住宅。当然今天要说的,当然不是本意了。
现在网络上常说的“宅”,是源于岛国的外来词“御宅族”(otaku)的简称。原始意思特指,在对某一方面极度了解的人士,属于褒义词。那还是岛国经济腾飞的那段时间,岛国政府大力投资发展当时全新的微电子产业,扶持各类民间企业发展,并且投入巨大成本培养了好几代的机械电子工程师。
正是如此不计成本的投入,使得岛国在战后电子业领军世界。当时东京市千代区的秋叶原,正是这个背景下出现的电器一条街;可以想象为北京的中关村。当时pc还未普及,所以家用电器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随着日本泡沫破灭,工业产业逐步向服务业转型,电子狂潮更是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崛起。随之改变的还有秋叶原,与宅文化。秋叶原逐渐变为了经营电子产业衍生物——游戏、动画、漫画,的商业圈。御宅族也从电子宅这种褒义词,逐步变成动漫宅这类略带贬低的词性。当第三产业高速发展,各类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充实着日常生活,宅逐渐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虽说宅有各种各样,但绝大多数还是存在着巨大共性。首先,没有事情觉不喜欢出门,有事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其次,可以自娱自乐,可以依靠动漫、游戏、小说的精神娱乐满足肉体需求;最后,社交困难。
宅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社会已经有了完善的规则,物质交换已经可通过各类严格的协议完成时,社交这件事渐渐不那么重要,人已经可以在家中得到一切享受。当人放弃社交之后,就需要其他方式满足个人情感需求,这就造成对精神文化的极度渴求。而强烈的精神享受,再一次削弱社交的必要性,而且再次降低人本身的社交能力。
所以说,没钱宅你……,错了。所以说,只要物质充裕,宅的人会不断增加。为什么?因为宅很幸福啊!
至少我认识的宅友们都是很幸福的。就说现在坐在我身边上班的H君吧,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宅男。看外貌是个白净的小生,平日里穿着运动衫与长款呢子大衣,柔顺的黑发三七而分,眼上带着黑框眼镜,对人总是露出和善的微笑。他人不错,就是不大爱说话,除却ACG跟别人几乎没有共同语言。
为什么我觉得他很快乐?首先,当所有人都在不断抱怨公司低薪,低福利的时候,H君从不参与讨论;或许是他不爱交际吧。不过这样也就减少了相互间的负能量的影响。
我曾经问过他,对于这里还满意吗?他说还不错,钱够用就行。嗯,果然,宅还有个优点,就是需求很少。虽然动漫要会员,游戏要氪金,但这与那些夜店会所、香车嫩模的娱乐享受相比,已经少的可怜了。一点点的资金就可以玩的很是快乐。
我曾问他平日里都做些什么嘛?他告诉我,回家看看动画,打打游戏一天就过去了啊!女友?没有没有,我年纪还小呢!这也是我发觉他很幸福的一点。生活很充实,每日的生活,都被各种层出不穷的简单乐趣占据的满满,不会去胡思乱想,抱怨生活不平。也不会去过度追求生理需要,这可以避开许多麻烦与问题。
我常常看到他一个人,抱着手机痴痴的笑,果然宅了,就会变得快乐起来!
肥宅快乐,不就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