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引发的觉察

2019-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林娉

        唐老师问“你是个放松的人吗”,不用想就能回答,“不放松了。”

        想起大师姐李敏,这次的工作坊见她,又比以前漂亮很多。成长后的那种舒展松弛,原来就是越来越放松的。想起第一次见面的她,眉头紧锁整个人是紧绷的。现在松弛的她,有一种平和喜悦的能量,靠近的时候特别舒服。

      印象中的自己,一直很紧张认真用力。记得刚开始参加工作时,为了完成某些任务,能把夜熬穿,可以在办公室过夜。美其名曰,有激情,而实际上是一种忘我的自我燃烧,身心损耗的过程。那时候,身体犹如千金压顶,非常沉重,与“青春飞扬”的状态相距甚远吧。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更加绷得像一根弦。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新手妈妈,对未知的恐惧,生怕自己稍不留神,就断送儿子一生的感觉。天啊!怪不得儿子小时候那么难带。当然,这样剑拔弩张满身是刺的人,身边的关系也一团糟了。亲密关系走向死亡地带,婆媳关系高压沸点随时可爆。

      也就是近一年,我才稍微放松一点点。工作十年的企业,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也大刀阔斧,做好市场化的准备。在改变洪潮中,工作强度和压力越来越大。几个老同事因为不适应,都相继离开。财务部的铁杆拍档,也整天说,越来越厌倦这份工作,压得气喘吁吁。而曾经“举轻若重”的我,没有一丝抗拒上班的感觉,而且能快速响应,理性地加班,在其中全情投入,离开时不把工作的状态和情绪带走。虽然还没有完全放松,但原来我已走在迈向轻松的路上了。

      让我不够轻松的,主要是对工作的时间管理不满意,效率未达到最高的不接纳。而这次工作坊王老师分享的“如是观”,是一场及时雨。我预感它能在提高效率上推动一把。最近也有了一两次体验,当一份紧急的工作摆在眼前,阻碍我的,并非是任务的实际难度,而是对工作难度的想象。沉溺在幻象带来的恐惧担忧之中,削弱了自信,限制了行动,人也变得退缩起来。我看到自己,一点点地在放下,在体验“认真但不较真,看重但不沉重”的感觉。

      本周的小组话题带领,对我就是一个很好实践的机会。认真严肃的我,每次一听到“负责”两字,就特别紧绷。所以一开始,我就不想当组长,在不了解核心群如何操作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我怎么会跳坑贸然行动呢。这就是我的特点,儿子跟我如此地相像。关键时刻,我内心挑战自我的那团火,几乎都是是外部点燃的。领导、同伴、朋友的肯定,让我更加有动力去自我承担。怪不得,婉韵倩文说,你来当组长了。得到了“他信”,我像充满油的汽车,活力十足开始上路。突然发现,依赖“外部评价”,是我非常熟悉的模式,我不断地懊恼自责失落绝望,就是不愿意走出来。

      我不接纳自己“依赖外部评价”的模式,我不希望把自己的价值放在他人手中,我希望自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按钮。由兴趣出发,由喜好出发。可行动呢?我步步为艰,迷茫着,困惑着,呐喊着。我喜爱的东西喜欢的工作在哪里?可是,我真的想追求热爱的事物和工作吗?我真的想吗?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不假思索,当然想啊!

        经过周末工作坊,唐老师敏锐地帮我戳破“毒疮”,让我看到自己选择沉溺在孤独的内核里,不愿意向外走。如今我非常笃定,内在还有很多我不曾察觉的模式,我依然乐此不疲地沉浸在醉生梦死的痛苦中。

        自从做了天赋测评,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发现自己在文字创作上有天赋才能。然而,输出源于输入。我一直难以静下心去,好好阅读。我到底在抗拒什么?说起文字创作,学生时代写作文的心路历历在目。高考前,看图作文议论文,练得我痛苦极了。跟着感觉走的我常常写着写着,就离题甚远,发散在别处了。那时候,为自己不擅长构思,列提纲,提炼观点感到羞愧。也很苦恼,怎么逻辑数能那么低总找不到北,拿不了高分呢。说起写作,身体里的这些羞愧自责无助懊恼的感觉,就堵得慌。所以,我从来不觉得,我有这方面的才能。哪怕不少人跟我说,你的文字功底不错,我都会认为,那是别人说说而已或是“矮子里挑高个的感觉”。不论是学生时代的,压抑我的考试评价制度,还是自我成长后帮我找回自信的天赋测评报告。我都在依赖外部评价呢。它让我哭让我愁,让我笑让我乐,我始终拽着它不松手。

      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自己,如此不接纳这种模式。

      但愿有一天,我能做到,从心出发,能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那样的自己,该多轻装上路,从容淡定呢。

      随着固有模式一个个浮出潜意识的大海,我也很高兴,我在迈向放松的路上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