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逻辑:逃避现实的自我合理化
鲁迅先生笔下有一位人物,叫做阿Q,他有一种精神,叫做阿Q精神。
阿Q应该算作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的鼻祖了。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都潜伏着一个词——逃避。
心灵鸡汤和成功学为何令我如此讨厌呢?正是因为这两者皆选择逃避真实世界,用感性麻痹自己,以获得片刻的安宁。
举一个例子,有一位朋友在群里分享:“我们要每天默念三遍,我很快乐!当你逐渐的让它成为本能,你就真的快乐了!”
我第一时间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内心的念头是:难道我的群要从一个理性思考的群变成一个鸡汤群吗??
这是我决不允许的。
不快乐的背后有太多阴暗而痛苦的回忆,例如小时候家庭给你带来的创伤,曾经最爱的人给你的背叛,无比高压生活给你带来的焦虑,总是被人群边缘化的落寞,耗尽精力却依旧穷困潦倒的无力……
这些事情是如此不堪回首,所以你不敢去承认自己的痛与败,又何谈将他们化解和抚平呢?逃避就如同捧着毒药的巫婆,面带微笑的给你下了诅咒,暂时的麻痹与忘却,终究无法让你从深洋大海中破水而出。
如此可怕的“逃避”,却附着在一个我们所有人都习惯性的事情上——自我合理化。
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当我们讨厌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就会自动屏蔽关于他的一切正面信息,甚至还会疯狂的收集关于他的负面信息,并长舒一口气,内心不乏恶毒的说:“你看,我就说他是这样的人吧。”
许许多多的误会,失之交臂,甚至是“贵人”,都这么简简单单的从你身边溜去了。
当我们遇到困境,挫折,磨难,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抓紧自我合理化,给自己找一个理由,让自己“不那么错”,甚至证明自己“十分的对”。
这件事情的可怕就在于——你或许永远无法了解自己的问题与症结。
今天看到很好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固然是对的,但一定要跳出自身,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这般反省才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愚蠢,找到问题的根源。”
这就是当我们面对自我合理化最重要的一点:用上帝的视角看待自己。
当你不断的沉浸在自我情绪中无法跳出的时候,其实才是自己用手把自己拉入了另一个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