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外经》--伤寒知变篇第六十八
【题解】
本篇名为“伤寒知变”,因为《内经》曰“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正常情况,可论述其变化情况。但言常而遗变,在实践中每有不验。问者为此提出疑问,经天师揭示而“知变”,则问题迎刃而解矣。实际人们体质各异,医经只就常而言,在临床上必活学活用,而不可机械也。知常达变,方可以言大医也。
【原文】
雷公问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何以头项痛,腰脊强(1)也?
岐伯曰:巨阳者,足太阳也。其脉起于目内眦(2),上额交巅,入络脑(3),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4)。寒邪必先入于足太阳之经,邪入足太阳,则太阳之经脉不通,为寒邪所据,故头项痛,腰脊强也(5)。
雷公曰:二日阳明受之,宜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矣;而头项痛、腰脊强,又何故欤(6)?
岐伯曰:此巨阳之余邪未散也。
雷公曰:太阳之邪未散,宜不入阳明矣。岐伯曰:二日则阳明受之矣。因邪留恋太阳,未全入阳明,故头项尚痛,腰脊尚强,非二日阳明之邪全不受也。
雷公曰:三日少阳受之,宜胸胁痛、耳聋矣,邪宜出阳明矣。既不入少阳,而头项腰脊之痛与强,仍未除者,又何故欤(7)?
岐伯曰:此邪不欲传少阳,转回于太阳也。
雷公曰:邪传少阳矣,宜传入于三阴之经,何以三日之后太阳之证仍未除也?岐伯曰:阳经善变,且太阳之邪与各经之邪不同,各经之邪循经而入,太阳之邪出入自如,有入有不尽入也(8)。惟不尽入,故虽六七日,而其证未除耳。甚至七日之后,犹然头项痛,腰脊强,此太阳之邪乃原留之邪,非从厥阴复出而传之足太阳也。
雷公曰:四日太阴受之,腹满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口干舌燥;六日厥阴受之,烦满囊缩(9)。亦有不尽验者,何也?
岐伯曰:阴经不变,不变而变者,邪过盛也(10)。
雷公曰:然则三阳三阴之经皆善变也,变则不可以日数拘矣。
岐伯曰:日数者,言其常也;公问者,言其变也(11)。变而不失其常,变则可生,否则死矣。
雷公曰:两感于寒者变乎?
岐伯曰:两感者,越经之传也,非变也(12)。
陈士铎曰;伤寒之文,世人不知,读此论人能悟否?无奈治伤寒者不能悟也。
【注解】
(1)腰脊强:证名。出《素问·热论》:“指腰脊部肌肉拘紧、强直。
(2)其脉起于目内眦:足太阳膀胱经称为巨阳,其脉起于目内眦,并与督脉交会于此。是传统养生修真的入手窍位,其中大有玄机!
目内眥:首论督脉之巨阳,而其脉起于目内眦。一般中医每以为无所谓。作为知内修真谛者,可知此即“缘督”之经,生身之始端所在。
(3)上额交巅,入络脑:巅,即督脉与厥阴交会之百会。“入于脑”,即《奇恒篇》中“脑为泥丸,即上丹田也”。
(4)挟脊抵腰中:挟脊,即夹脊关,又名“肾脊关”。
(5)腰脊强也:腰脊强直,活动不自如,与现代的强直性脊髓炎、腰椎间盘突出等证类似。
(6)二日阳明受之,宜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矣,而头项痛、腰脊强:伤寒二日,阳明受之,应当出现“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的阳明病证,反而出现“头项痛、腰脊强”的太阳病证。
(7)三日少阳受之,宜胸胁痛、耳聋矣,邪宜出阳明矣。既不入少阳,而头项腰脊之痛与强,仍未除者: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应当出现“胸胁痛、耳聋”的少阳病证,这就表明邪气已离开阳明,进入少阳;如果不进入少阳经,反而出现“头项腰脊之痛”的太阳病证,表明太阳的邪气没有解除。
(8)各经之邪循经而入,太阳之邪出入自如,有入有不尽入也:其它各经的邪气都是循经而入,只有太阳经的邪气出入自如,有时传入其它经,有时不完全传入。
(9)四日太阴受之,腹满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口干舌燥;六日厥阴受之,烦满囊缩:这是伤寒传入三阴经的主要症状。
(10)阴经不变,不变而变者,邪过盛也:三阴的症状一般不会变化,如果出现了变化,就是邪气过于旺盛的原因了。
(11)日数者,言其常也;公问者,言其变也:“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是伤寒传变的正常情况;而您所问的,旨在阐述伤寒传经的变化情况。显然,“言其变”,旨在补《内经》之不足。
(12)两感者,越经之传也,非变也:两条经同时感受寒气,这是越经的传变,不是普通的传变。
【白话】
雷公问:伤寒第一天,太阳受病,为什么会出现头项痛、腰脊部肌肉拘紧、腰脊强直的症状呢?
岐伯说:太阳,是足太阳膀胱经。它的经脉起源于内眼角,上行到额头,与督脉交会于头顶,进入脑中,与脑相连回转出来下行到颈项部,循行到肩膊内,从两旁挟着脊柱抵达后腰中。寒邪必然先侵入足太阳的经脉,邪气进入足太阳,那么太阳的经脉不通,被寒邪所拘束,因此出现头项痛、腰脊强的症状。
雷公问:第二天阳明受病,应当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反而出现头项痛、腰脊强,这又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这是太阳的余邪没有散去。
雷公问:太阳的余邪没有散去,应当不传入阳明啊?
岐伯说:第二天就是阳明经受气了。因为邪气留恋于太阳,没有全部进入阳明,因此头项仍然痛,腰脊仍然强,并不是第二天阳明全部不受邪气。
雷公问:第三天少阳受气,应当胸胁痛、耳聋,邪气应当从阳明出来了。邪气既然没有传入少阳,但是头项痛、腰脊强的症状仍然没有解除,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这是邪气没有传入少阳,又转回到太阳了。
雷公问:邪气传入少阳,理应继续传入三阴经,为什么三天之后太阳的症状仍然没有消失?
岐伯说:阳经善于变化,并且太阳的邪气与各经的邪气不同,各经的邪气沿着经脉进入,太阳的邪气出入自如,有的进入有的不完全进入。唯有不完全进入,因此虽然过了六七天,太阳病的症状仍然没有消除;甚至七天以后,仍然会头项痛、腰脊强,这是因为太阳的邪气仍然是原来留恋的邪气,而不是从厥阴出来再传到足太阳。
雷公问:第四天太阴受病,腹部胀满,咽喉干燥;第五天少阴
受病,口干舌燥;第六天厥阴受病,少腹硬满,阴囊收缩。也有不
全部应验的,为什么?
岐伯说:阴经一般不传变。不应传变而又传变的,是邪气过于旺盛。
雷公说:然而,三阳三阴的经脉都善于传变,传变后就不能拘定天数了。
岐伯说:天数是说明传变的规律,你所问的是说明传变的情况。传变而又不违背其中的规律,这种传变就可以生存,否则就会死亡。
雷公问:如果两条经络同时感受了寒气,会发生传变吗?
岐伯说:两条经络同时感受了寒气,这是超过两条经络的传变,而不是变化。
陈士铎说:伤寒的文章,世人不明白。读过本篇论文,人们能领悟得到吗?无奈治伤寒的人不能领悟啊!
【笔者按】
还是以颠倒之法来理解,将后天致病之寒气转看成为修真之元气,“顺生凡,逆生仙,只在中间颠倒颠”,修真之法,不过从目内眦入手,将元神从脑内调出,沿脊抵腰中,与命门元精相交合,化而生元气,所行之路线与病理现象吻合,一正一邪,一先天一后天而已。由太阳而至阳明,由少阳而太阴,后少阴再厥阴,周行之,则周天通达,内丹可成矣。
其中多有透露秘传者,岂古人之不欲泄天机者焉?唯恐后学得之太易而不重此天人之宝也。此等良苦用心,读者岂知否?
诗云:朝阳丹凤合双睛,先见夫人入大明。六道轮回周地转,原来大道死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