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与卯旗下会员点赞专题读书笔记想法

创新而生:主动拥抱不确定性,勇敢面对不连续性

2023-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西陆华胥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577/600 天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是一本关于创新的经典著作,出版30多年来广受好评,被誉为「最具操作性的创新宝典和创业指南」。

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一位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

他在书中系统阐述了创新的来源、如何发现创新机会、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成为企业家、又该如何用企业家精神抓住机遇等问题,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

1.听书笔记

01)创新的七种来源包括意外事件、不协调事件、流程改进的需要、产业和市场结构变化、人口变化、认知变化、新知识。

02)创新来源有两个共同点: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只是程度和特点有所不同。

每个人对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或是拒绝,或是拥抱。截然不同的态度,决定了创新的成果。

03)面对相同或类似的创新机遇,不同人抓住机会的能力不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既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又有脚踏实地的干劲。只有这些人,才能抓住创新机遇。

04)四种创新战略:

孤注一掷,选择一个潜在创新方向,投入全部资源;

攻其软肋,采取创造性模仿策略,先跟随,再创新;

生态利基,避开正面竞争,专注细分市场的创新;

生态创新,进行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的综合创新。

2.听书感想

大师之作,无愧经典。

如果你对创新及企业家精神感兴趣,又觉得各种网络文章没有说透,那么一定要看看这本书。

这本启发无数创新者和企业家的书,会给你带来系统化的认知。

简单说一下我自己听完解读的几点感想。

01)非线性

从惯常的角度看事情,会觉得世界、市场是一直连续的,维持在某种状态。

可如果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现实其实是不连续的,是一种非线性的状态。

不是所有的巨头都一直领先,不是所有的模式都一直适用,不是所有的竞争都一直不变。

总会有变化出现,或早一点,或晚一点,或早或晚,变化自然而然。

工作或生活中也是如此,哪有什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下习以为常的状态,已经蕴含了变化的种子。

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它,灌溉它,让它带来更多改变的成果。

02)拥抱变化

物理世界的惯性,同样适用于人性。

适应了某种状态,就容易抵触变化。

这是因为有惯性存在,误以为明天和今天一样,未来和当下一样。

甚至会有人对变化选择视而不见,固执地维持之前的秩序、模式、行为模式,只是因为存在即合理,时间久了一直如此。

可是,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自有变化发生,为什么紧握着过去不放呢?

不如坦然放下过往的存量,积极主动拥抱变化。

03)提高效率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企业家精神这个概念,他认为:

「企业家是能把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高的领域,并敢于承担一切相关风险和责任的人。」

企业家对市场敏感,对创新有敏锐洞察,一旦发现机会,就是把资源投入创新,从而实现资源从低效率领域到高效率领域的转移。

方向明确以后,随之而来的动作,便是效率优先。

能不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在创新方向、产品上,甚至想办法筹集更多资源支持创新,高效率应用资源,让其发挥作用,是创新者创先争优的关键。

因为他知道,别人也会发现这个机会,大家都在朝着一个目的地赶路,谁能快速抵达插上旗子,谁才能赢得这一轮的比赛。

个人成长方面,效率问题不容忽视。

找到了创新的方向,那么就需要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等资源投入进去,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早一点形成正反馈,早一点构建时间或成果优势,就能早一点形成个人优势。

04)自我革新

唯有变化才是不变的,非线性之后,是另一个非线性状态,不确定性之后,是更多的不确定性。

创新或竞争,一时领先,并不是一世领先,很快就会开启新一轮的竞赛,甚至有时候破坏性创新者突然出现,改变了局面。

要么是被别人打败,要么是自己主动革新,变化是痛苦的,可总要选择一种方式。

能掌握主动权,总好过被动挨打,这考验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

生命是场漫长的进化,无论企业、组织还是个人,都是创新而生,唯有适应变化,才能适者生存。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