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斩书|Day.21 《思想国》
只要你站得足够高,就会发现大地是星空的一部分。
这本书第二遍看,每日乘车午休时翻几页,不厚的书看了五天。由于对于法国文化历史风俗政治不是很了解,只能揣测地浅层阅读。作者主张自由、开放、宽容、进步,以世界公民为愿景,对法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娓娓道来,穿插着对祖国的反思和痛惜。除去爱国情节,看似有崇洋媚外之嫌。时评难在要没有观点地表达观点,换句话说即是客观。凌厉的论点无疑把自身置于风口浪尖,发表着实需要一定勇气。无论如何,思考并表达观点本身就值得崇敬。如布莱兹·帕斯卡所说,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没有思想,就不会有理性的社会。理性之魅,在于节制与担当。
中国正处于转型攻坚期,各种关系矛盾错综复杂,中国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深深困扰着我们中国人的心魂。作者主张渐进的方式改良,一再提到胡适先生的观点,号召每个人以自身的自由促国家的自由,有什么样的公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而国家层面则要使得政治服务于民,而非削足适履,反而被政治绑架。书中反复出现「世界公民」四字,消除隔阂,让各族文化大放异彩,和而不同,应该就是作者内心的诉求吧。
Sans la presse, nuit profonde(若无新闻出版,万古如长夜。)
——《世界报》报社大楼正面的玻璃幕墙上,有句雨果的文字
想到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区别在于,仲尼是一圣人,而新闻是集百家之言,尤其是精英阶层,思想汇集传播,影响无远弗届。
不过还有句话说,No news is good news(没有新闻就是好新闻),这是基于一种假设,即新闻大都报道负面消息。
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人们耐心忍受着苦难,以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有人出主意想消除苦难时,它就变得无法忍受了。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当绝大多数人将犬儒主义奉为墓志铭,极少数的清醒者摇旗呐喊,声音却淹没在人海里,那种孤苦凄凉该是何等的痛彻心扉。谁都无法逃避死神的判决,世事如同一间幽暗的牢笼,身处其中饱受煎熬。可是久而久之,习以为常,那种窒息和痛苦感日渐趋无,甚至有人还能苦中作乐。密闭的牢笼里,温水煮青蛙,逆来顺受再正常不过。可是偏偏有极个别清醒着,要让周围的人们意识到处境的艰险,并勾画出一片美好的蓝图,试图唤醒逐渐沉睡的斗志,可伴随而来的,还有深深的痛苦。是在无知中安乐的死去,还是做个不甘的小丑,奋力一搏,忍受巨大的痛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回顾漫漫历史长河,崎岖坎坷的前进道路,无一不是用鲜血铺就。背离趋利避害的本能,追求的是精神领域更为重要的自认为的正义或理想。也是在一次又一次打破底层忍受极限的过程中,民主和自由得到扩张。但苦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消除只不过是乌托邦式的幻想,革命,流血,战争,又该如何避免?这条向上的道路如此艰辛,难怪历史上君王大都推行愚民政策,以实现权力的绝对控制和江山的稳固。
古老的文明之墙上,用摩登的油漆写着斗大的「拆」字。它有着鲜艳的白色,我却看到了黑暗。
中国人常说,人走茶凉。其实,一个民族,若不能热情地拥抱自己的祖先与子孙,茶从来就是凉的。
以美国为首的追求效率的发展模式大行其道,各地蔓延的拆迁,毫不吝惜推倒重建。考虑到修葺成本高昂,这种速成的方式似乎也无可厚非,可是同时推倒的,又何止是建筑本身?
前两日和 C 吃完中饭后散步,途经一片破旧的小区,和身旁耸立的摩登大厦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前者是居民区,而后者是办公楼。我不禁想,有多少人白日在宽敞明亮的大楼里自由穿梭,夜幕降临后却挤在狭小破旧的拆迁房里,枕戈待旦。一样是饱经沧桑的楼房,欧洲国家的建筑反而更显风韵,为何我国的楼房却另人欲除之而后快,弃之敝履?那缕乡愁,竟是断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