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父母的那些暖---《目送》读书笔记
在室友的眼里,我是个比较孝顺的女儿。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她们是从哪里什么时候或者通过什么事情才有这样的结论,也许是每周一次雷打不动的电话,也许是对父母的和颜悦色。只是我心里清楚比起父母对我的好,我付出的总是那样微不足道,不足挂齿。
从小到大我算是绝对的乖乖女,从没有忤逆过父母任何的决定,从来只有顺从,大到高中填自愿,大学选专业,交什么样的男朋友,小到留长发还是短发,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到哪家文具店买文具,全都是父母做主。也许父母子女之间也并不是有什么命令和被命令吧,我的出发点只是不想让他们失望。
有时,我也会享受这样被设定的生活,作为有选择困难症的我,不用为了穿衣买文具这样的小事费心比较,也不用为自己的志愿专业这样的大事负责。我心里也会有自己的懦弱与无奈,因为在父母主宰的生活里,我也会有自己的意见,甚至是我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之后遇事无主见时,我对父母是有怨恨的。就像龙应台在《目送》里说的,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当父母为我走了一些路,做了一些事,过了一些关,我心里既感激又怀恨。
直到现在,我长大成人,不用再听命于父母,我可以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独立,我才发现,原来父母为我做的那些只是出于为人父母的本能,在他们自己的人生经历的基础上,让我的人生少走弯路。也是他们在我稚嫩的人生路上为我遮风挡雨,披荆斩棘。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们的爱如此深沉,可是直到自己经历,直到我从他们的付出中受益,我才渐渐地懂他们,也感恩于他们的付出和牺牲。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女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用追。”一直以来都对龙应台这段文字深深折服,她怎么可以如此了解我的心境,理解我与父母之间的深情?
每次要离家去读书或者工作,父母总是把我的箱子塞满,这个可以长久保存的,那个可以在车上吃的,衣服不能少穿,仿佛那个箱子可以塞下他们想要给我的全世界。而我总是站在他们身边笑着说,外面什么都有卖,干嘛费力拖过去?嘴上虽这样说,但是我心里还是乐意接受,因为最好的善解人意就是要按照他们喜欢的样子对他们。我希望让父母安心,往他们心里增添一些安全感,让他们觉得没有他们在身边我可以照顾好自己,用那些东西给自己一顿犒赏,不至于在外面太狼狈,我不会挨饿受冻,不会孤立无助。我知道,接受意味着安心。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行李扛上车,我坐在车里靠窗的位置,看着父母比上次回家时眼角多起的几条皱纹,两鬓多长的几缕白发,挥着手分别。眼神久久不愿移开,渐渐地蒙上一层雾,模糊了我眼前的世界,也模糊了父母的身影。但是我知道,他们一直在,一直在目送我的离开,直到我所在的车子渐渐消失在他们的视线里,他们才会转身回家,然后有了更多的落寞。所以,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便是分离。而现在,即使分离的场景经历得多了,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依然刻骨铭心,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我总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馈父母的爱,不管是从物质上还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上。可是父母总是用行动告诉我:幸福的女儿成就幸福的爸妈,只有我幸福了,才能增添他们的幸福。只希望,我还有时间去偿还那些爱和牵挂。
我们对彼此的爱心照不宣,可却心意相通。父母与我之间从没说过"爱"这个字,但是我一直都知道爱从未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