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自己,从零出发

文|绫晓路
01
前几天,我的小粉丝和一些简书上的朋友问我,最近为什么没有更文。欣慰之余,又觉得很迷茫。欣慰的是来自朋友以及粉丝的关心,迷茫的是自己这条路选的对不对。
我的投稿被拒了,被拒的理由是:内容不错,文笔不行,就是一篇垃圾文,对读者来说没有吸引力。简单、直接、凶残,我与主编进行了一个小时的争辩,一个小时内,气场节节衰退,最后惨淡收场。
我写的是一篇短篇小说,为了写出细腻的文章,我用了一周的时间将故事结构、人物、脉络以及埋线等设计好。不断的去看某个电影,单曲循坏某个歌曲,以让自己笔如泉涌。
当我含辛茹苦的把一个“新生儿”交给他的养父时,等到的却是我们不收养“畸形儿”的消息。
一直不服气的自己,就像被人打了几巴掌,贼疼,也瞬间清醒了不少。就像在气泡中的自己,总想着自己能与众不同,一针扎破,回归现实。
情绪激动之后,是长久的低沉。就像是在沙漠中看到的绿洲,奔跑过去,发现还是一望无际的荒芜,不过是海市蜃楼罢了。
低沉之后,我开始仔细观察我的“孩子”,在反复读了之后,我发现确实有问题,确实如主编所说的那样,我最终还是承认了这是一个“畸形儿”。
我开始接受自己的文笔稚嫩无趣,接受了自己在创作中的技不如人。
02
我被移出了慢吞吞写作群,原因是我连续两周没有完成作业,当时青衣姐姐问我,一周一次作业,一月两篇文章有没有问题。当时心想的是:这肯定没有问题呀,作业和文章不算多,没有难度的,肯定能完成。
然而这两周的表现,确确实实打了自己一巴掌。
时间匆匆,稍纵即逝。我这两周,过的很忙碌。作业这个事情被我忘的干干净净,着实惭愧。
我最近在找工作,自认为自己凭借这两年的经验可以找一个不错的工作,结果却不尽人意。
两年的时间里,觉得自己技术能力增长的很快,却不想是自己闭门造车了。说是去面试,不如说是去被虐。
面试的第一家公司是一家类似BAT的大厂,面试官看起来和我年龄相仿。在一番简单介绍之后,开始了对技术的询问,每一个问题都问的很专业,都是日常工作中容易忽略的点,让人肃然起敬。我竭尽全力回答了所有问题,面试官笑着摇摇头。
“今天先这样,回去等通知吧。”
很显然,我被pass掉了,我是个不服气的人,一家不行,那就两家。我开始了自己疯狂的被虐之旅,面试即是切磋,鲜有棋逢对手,更多的是被虐的体无完肤。
人在挫折或是失败中,更容易认清自己,知道原本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撤掉了自己为自己精心设计的皮囊,呈现自己平凡普通的灵魂。除去光鲜亮丽的自己,才是最应该被看清的模样。
一柄绝世神兵,哪一个不是从材质开始进行特殊的捶打、锻造,才能完美的呈现在世人面前。
我开始接受自己技术不精,深度不够,广度不够,还需自我沉淀,回炉重造,再次打磨。
03
从出生到现在,有许多自卑和焦虑,更有不少的骂自己傻逼的时刻。
尤其记得小时候放鞭炮的事情,那天晚上,晚饭还没做完,我就缠着父亲去放鞭炮,我爱听那种噼里啪啦的声音,觉得那种声音好听极了。
父亲去拿鞭炮,这时邻居家也开始饭前的精彩活动,我没有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我只是看到了天空中五颜六色的烟火。那一刻,我瞬间自卑起来,父亲高兴的拉我去点火,我却没有动一步,父亲满脸茫然地问我怎么了,我半响说了一句“咱家不是烟花,只有声音。。。”
儿时有很多可笑又阴暗的想法,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戴眼镜,那时候带眼镜的几乎没有,那个时候我被班级里的人嘲笑了好久,直到后来带眼镜的人多了起来,那时就想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早近视,为此我还和父母赌气了很久。
上了大学之后,突然来到新的地方,要面对完全陌生的人,刚开始很不适应。首先不适应的是身边没有人陪,没有了在高中成群结队的感觉。
觉得自己一个人是多么可怕的事情,那时候远没有孤独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的觉悟,觉得孤独是可耻的。
后来,慢慢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上课、吃饭、学习、上班、旅游。原来孤独不是可耻的,更不是可怕的。它是每个人路上最忠实的朋友。
你知道孤独挫败这种东西,在某个时段会突然降临到你的身上,从此变成你的一部分,或许这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
现在想起自己的近视,独自去陌生的城市生活,有些东西我们无法避免,只得习惯,坦然处之,接受他。就像之前我习惯我的近视,我习惯自己的独行。
我必须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接受自己孤单的样子,挫败的样子,失落的样子,学会和这样子的自己相处。想要克服这些,首先就要接受这些,接受自己所有的缺点。
不妨这么说,有时候承认自己其实很软弱,比假装自己很坚强有用得多。首先你得认识到自己其实很low,才能认识自己,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比如自己除了帅和有钱之外什么也没有(此处用了夸张的手法)。
04
我曾经认为自己是个天才,学啥都快,于是我开始大杂烩的学习起来,技术、金融、摄影、舞蹈,奈何自己只是一个凡人,空有踏破天际的痴心,却没有与之对应的修为和绝顶的智慧。虚幻的泡沫,禁不起一丝的风吹。
投稿被拒,面试被拒,究竟为何,引人深思。只有自己打自己几巴掌才会清醒,梦幻的人生,终会破灭。
一年的抑郁,究其原因,还是找不到自己到底是谁,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只能让自己变得焦虑。
我想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会从小时候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到后来开始不断的怀疑自己,甚至否定自己。
人生大概就是在不停的莫名自信和自卑中摆动,直至寻求到平衡点。后来发现最好的状态对世界保持谦卑,对自己保持独立,然后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被人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外向、乐观、活泼、聪明,甚至诸多称谓:大神、大佬、顶梁柱、扛把子,久而久之,你会不会将别人眼中的自己当成是真实的自己呢,答案不得而知。
地基没有打好的建筑,最终会变成豆腐渣工程,害人害己。一张画错了的纸,不如重新开始,抛弃掉自己身上的所有标签,所有傲气,从零开始。
从零开始,你会发现自己走了好多弯路,原来漏掉了很多细节。
05
成长的一部分就是你会不断地和熟悉的东西告别,和一些人告别,做一些以前不会做的事,爱一个可能没有结果的人。不做一些事情心痒痒,做了又觉得自己傻。
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所谓的成长,就是越来越能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也能更好的和孤单的自己,失落的自己,挫败的自己相处,并且接受它,然后面对它。
无论将来遇到谁,生活都是先从遇到自己开始。
——卢思浩
成长的前奏是开始对身边的人和事温柔以待,衰老的迹象时不知不觉对一切都失去了热情。
曾经喜欢的雀巢巧克力,下班路过超市没有了买的冲动,喜欢过的人,看他的动态变得心如止水,唯独听到熟悉的歌,路过四下无人熟悉的街口,心中隐隐做痛。
成年人的情感不再波澜壮阔,更多的是坦然和释怀。成长是瞬间衰老的过程,并且承认自己只是宇宙尘埃中平庸至极的小颗粒,开始理解为何漫威的个人英雄主义会风靡全球。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觉得自己终会与他人不同,被社会熔炉锻造之后发现原来大号年华十分有限,沮丧的一瞬间会没入延伸数年甚至几十年。
我不知道这一篇是不是一篇鸡汤,我从来不会煲汤,如果你觉得是那便是了。我只是在阐述一个事,一个道理,一个感悟。
我又开始忙碌起来,不是看似忙绿,实则焦虑。看清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怎么能没有所行动呢,我从来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应该说我是一个笨拙的人,不会说一些漂亮的话,不会做一些漂亮的事。
对于未来的路,有的人聪明一下就找到了出路,有的人舍弃一些就活得轻松。我偏偏既不聪明又不舍得,只能用时间换天分,用努力换幸运,笨拙地走下去。
今天出门,我发现我周围的环境变了,或许是看环境的人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