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读书读书笔记

医者,意也--读钱钟书《管锥编》一四〇、2023-02-27

2023-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老胡_8418
旧时民间迷信,认为人血可以医治肺痨(肺结核病),又说出自唐陈藏器所编《本草拾遗》一书  。网图侵删

        先生笺《列子  仲尼》“初,列子好游”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句,张湛注曰“人虽七尺之形,而天地之理备矣。故首圆足方,取象二仪;鼻隆口窳,比象山谷”。然后先生举数例,以证“七尺之形以备六合之理”,然后先生又言“吾国古来复有以人身为备国家之理者”,比如“天子,元首也”等等,引《内经素问》论十二藏有“心者,君主之官......”等等,说明古之人,附会天文地理于人身,而人身亦附会天文地理,亦既天然合一也。

        这种人身世界之附会,构成中医之基础。360百科言,中医理论,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叁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分形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分形阴阳五行学说,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运六气学说等,某不懂。就某之想来,吾国最早之医学,是观察动物之治疗伤口而来,比如三七,传说为野猪受伤,寻到三七咀嚼后涂伤口,为人所知;比如淫羊藿,或是观察到山羊食用后发情,人取之疗病,当皆有所初。随着观察到事例渐多,形成以中药为主的中医理论和实践,此当与西医为经验而来同也,所以有神农尝百草之传说。然而,中医后来发展,与天人合一理论结合后,附会渐多也。繁体字“医”为“毉 ”,其上半部分为治病时的扣击声,下半部分为巫术之巫字,即可征其附会来源。“医者意也”一语,最早似出于《后汉书·郭玉传》“医之为言意也。”《旧唐书·许胤宗传》也载:“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强调行医治,贵在思考。此语原无可异议,但由于后世某些江湖术士的行为,使人产生了误解。如果把“医者意也”理解为医生治病可以不循法度,只凭臆测臆断随心所欲而施为的话,理所当然地应受到后世的讪笑和批判。然而,后世之理解,恰恰为臆测臆断随心所欲的施为。鲁迅先生之药引子必须为“同穴之成对蟋蟀”,已经成为中医不科学的典型;另有“吃啥补啥”之食补理论,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严打”,吾乡之老妪取被枪毙之人脑,为其孙治疗痴呆,方知华老栓以人血馒头治疗肺痨,所言不虚。

        现在看来,中医药之最大缺点,就是没有科学的验证。学药学的小犬告诉某,中药没有毒理学实验,某方悟解邻居自年轻吃中药治疗皮肤病,何以最后死于癌症,其药中主要成分为砒霜也。如同其他国学,中医亦当批判之使用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