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上班这点事儿

如何选择“四业”,决定你能否过好这一生

2016-07-28  本文已影响196人  yo文灿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很多人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觉得,那是因为很多道理只是以“是什么”或“为什么”形式出现的。

例如: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很多人就开始蒙逼,然后变得不屑,so what?

最后还是不知道怎么去实践,怎么去“准备”。

当然也有一些人,知道“怎么做”,却迟迟不肯做出行动。

等真正行动时,却发现已经来不及。

试问,如果不去尝试,不去实践,怎能过好这一生?


说到职业发展规划,相信很多人也会有如同上述提到的问题:

①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但不清楚“怎么做”;

②知道“怎么做”却迟迟未落地,最后只能“硬着陆”。


第二个问题与自我管理能力有关,我建议多看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提高执行力。

下面主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怎么规划我们的职业发展。

全文思维导图

1、了解自我,选择事业


找到一个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是我们人生的终极使命。

在此之前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因为只有你才知道那个你愿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是什么,但大部分人其实并不如他们想象中的了解他们自己。

你有试过深入了解你自己吗?

《遇见未知的自己》封面图


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什么?

信念系统:性格(我是谁)、动机/志向(我想干什么)

其实保安最适合当面试官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来的?来干嘛?

而最好的面试者是唐僧

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经

很多人靠直觉判断自己的性格,但有时候人的直觉是不准确的,也不全面客观。

那我们应该怎么全面了解自己呢?

通过专业测评,例如九型人格测评,PDP性格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评等等。

九型人格

通过自我洞察,写下生命中的成功的事和失败的事各5件并分析原因,绘制自己的生命线。

阿凡达的生命线

推荐阅读:《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重塑心灵》(李中莹)


2、不断尝试,选择职业


光鲜亮丽背后的”丑陋“

职业的生活照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残酷得多。

在你看来,HR似乎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职位,很有威严,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背后有多少繁杂琐碎的事。

在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很多职业都有不为人知的“苦逼”。

如果不做尝试,我们永远不知道这份职业的“生活照”是否是我们所喜欢的。

所以我们应不断尝试做不同的事,直到找到一个知道了其“生活照”也依旧愿意从事的职业

当然也有人会想,我怎么有时间和精力去把那么多的职业都试个遍!

确实,我们没那功夫可以去耗,所以我们要决定试哪些职业以及怎样去试。

应该尝试哪些职业呢?

障碍自行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寻找自己的兴趣点以及特长,匹配动机、兴趣点及特长的结合点

例如,如果个人动机是帮助他人成长,兴趣是与人沟通,特长是口语表达;那就可以尝试去当讲师或市场销售等职业。

如果个人动机是挑战极限,兴趣是冒险,特长是身体平衡性比较好;那就可以尝试走钢丝或运动员等。

当然兴趣和特长也是要通过不断尝试后认识到。

找到之后怎么去试呢?

最小可行性产品

制定最小可行性方案,专注快速尝试

例如,这个人现在想要尝试讲师这份职业,当然他/她不可能一蹴而就,他/她可以先当讲师助理,在不断尝试中学习成为讲师的基本素养。

原则就是制定的方案必须可行可评估,就像上面的图一样,从滑板到自行车,再到电动车,最后变成汽车。当然我们不需要经历这整一个过程,我们如果在“自行车”阶段发现这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我们可以马上改变路线,寻找另一份职业路径。

所以在这过程中要持续不断追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是我想要做的事吗?

3、理性分析,选择行业


股市有句话,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对待一个行业,我们要理性分析。

主要分析什么?

分析行业趋势

朝阳行业?没落行业?这个行业未来的趋势如何?

分析行业标杆

例如互联网行业的BAT、京东等,一个行业的标杆最能代表这个行业。

怎么分析?

通过行业数据报告

例如易观智库、企鹅智库等,数据是最客观的。

行业大事记

例如电商行业的天猫双十一、京东618,分析这些大事件背后有哪些高明的营销手段,为什么能吸引来那么多的用户等等。

4、多面考虑,选择企业


人生面临抉择

考虑什么?

国企or民企

你是想进入有一套严格标准化的流程的国企,还是显得更有弹性的民企?

大公司or小公司

你是想进入一家可能管理层级明显的大公司,还是更有可能实现扁平化管理得小公司?

艰苦创业or稳定薪酬

你是想要有一份稳定的薪酬还是更愿意面对创业的不确定性?

怎么考虑?

当然上述观点都是比较片面的固定思维,要了解一所企业要需要从其它很多方面切入。

了解企业文化

这家企业的价值观是什么,它的动机是什么,在这个企业你是否能得到成长等等问题

分析企业前景

一直以来企业与员工之间都只是单纯的雇佣关系,但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新型的合作关系开始流行。员工成为企业的合伙人,被赋予共同参与企业的建设的权利,这样的关系让员工在关心企业未来的前景的同时更愿意与企业共进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