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探微》1:没有围魏,也没有救赵
围魏救赵”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事情的背景是这样的:
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情急之下,向齐国求救。齐威王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这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围魏救赵”。
关于这次战役的经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是这样叙述的: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於外,老弱罢於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旻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於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於桂陵,大破梁军。
对以上的这段话,大多数人是这样理解的,田忌为了解救邯郸,本来准备率军到邯郸去与魏国的主力直接交锋,孙膑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对田忌说:“现在魏国的主力都在攻打邯郸,魏国都城大梁内一定空虚,国内估计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如果我们直接攻打大梁的话,魏国一定会撤兵回救大梁的,这样既可解救赵国,又可给魏国很大打击。”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魏军果然中计,撤军回救大梁,途中在桂陵遭到齐军的伏击,大败而归。
但注意哦,在以上的这段原文里,司马迁只交代了魏军回援,同时齐军在桂陵这个地方击败了魏军。但齐军击败的是不是从邯郸回援的魏军呢?赵国都城邯郸的结局如何呢?庞涓有没有亲自带兵回援呢?很不巧,以上种种关键信息,都被司马迁直接无视了。当然,也有可能是被他有选择的删除了。
我认为,正是因为司马迁的这种有选择的记载影响,使得很多关键信息缺失,以致让后人对这场战争的结局产生误解,让人普遍认为在孙膑“围魏救赵”的奇谋下,齐国成功打击了魏国,达到了解救赵国的目的。
也正因如此,使中国人在传统认知里,“围魏救赵”一直都是一次相当精彩的用兵,因此还被列入三十六计的第二计。认为精彩之处就在于,孙膑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认真研读史料的话,会很容易得出不同的结论。
首先,我们来看《史记•魏世家》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
“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二十年,归赵邯郸,与盟漳水上。”
然后,我们再看《史记•赵世家》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
“二十一年,魏围我邯郸。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郸,齐亦败魏於桂陵。二十四年,魏归我邯郸,与魏盟漳水上。”
从以上两段能够相互印证的记载看,魏国并没有受孙膑“围魏救赵”之计的影响,而是继续攻击赵国都城邯郸(注:或许确有部分军队回援),并于同年拿下了邯郸,一直到两年之后,才把邯郸归还给赵国,并与赵国结盟。至于魏国为什么要归还邯郸,并与赵国结盟,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也就是说,孙膑“围魏救赵”的计策并没有达到“救赵”的目的。因为如果真如“围魏救赵”这个典故所言,赵国就不应该会丢掉邯郸,或者即使暂时丢掉了,也可以很快复得邯郸。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孙膑所谓“围魏”本来是要围攻魏国首都大梁的,但最终不得不在逼近大梁时,被迫放弃原有的战略方针,只是在桂陵这个地方击败了魏国派来的阻击部队而已。要知道桂陵在大梁的东北面,离大梁还有一定距离,可以说,齐军连大梁的边都没有碰到就退兵了。换句话说,齐军也没有真的“围魏“。
因此,“围魏救赵”既没有“围魏”,也没有“救赵”,实际上是一个不怎么成功的的计策。
那么,事情的具体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推测应该是这样:
从战国时期的地图可以看出,桂陵位于魏国首都大梁的东北方向,邯郸位于大梁的北面,齐国则位于魏国的东面,去攻大梁与去救邯郸在距离上其实差不多,于是孙膑才会提出“围魏救赵”之计策。
而古代的交通和通讯十分落后,估计当魏国发现齐国“围魏救赵”之计时,齐军已到了桂陵附近,这时候再派人去邯郸搬救兵,是根本来不及的。
因此,魏国派去桂陵阻击齐军的部队,很可能是从大梁或周边调去的临时组建的杂牌军,这支军队虽然被齐军击败,却没有动摇魏国的根本,同时延缓了齐军前进的速度。
而这时,魏军主力已经成功拿下了邯郸,完全可以分一部分兵力回援,如果齐国继续进兵,很可能陷入腹背受敌之境,齐军出于谨慎考虑,便果断撤兵了。没有了齐国的帮助,邯郸也就难以失而复得了。
我想,这大概就是故事的全过程,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通为什么魏国能够占据赵国首都邯郸两三年之久。
“围魏救赵”的过程和结局原来是这样的,你想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