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伞的孩子要努力奔跑///第十七章//伟大的成就是从热情之泉喷
著:【美】B.C.福布斯
译: 王雪静

热情,是从事商业之人的性格基石,进行推销活动、写推销信或者创作广告的时候,这种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多年以前,一位16岁的男孩走进A.W.肖(A.W.Shaw)公司的办公室,希望得到一份通信员的工作,他被录用后每周的薪资定为12美元。这个男孩14岁就离开了学校,几乎算不上受过教育—特别是缺乏担任这一职务必要的一些知识的学习。但是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不久,他写出的热情洋溢的商业函件就为公司带来了大量的订单,人们阅读他的文字时被他的热情深深感染,他们会很想为这个年轻人做些什么,而最简单、最合适的做法莫过于填写一张订单表格寄回去了。
就这样,三年之后,男孩的薪水达到了2500美元,当他准备跳槽到一家待遇更优渥的公司时,肖先生向他承诺,只要他留下来,就可以得到占据公司业务总量(主要靠他的推销信函之力)2%的佣金。就在那一年,公司的业务攀升到近40万美元,男孩的佣金理所当然地达到了8000美元,这完全是凭借他本人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挣来的一笔财富。
如今,昔日的这位年轻人成为皇家服装公司的销售经理,每年可以得到25000美元的薪资。
那么,各位亲爱的读者,怎样才能培养出自己对某项工作的热情呢?
首先,请说服自己,你的身上具备着令自己产生热情的东西。如果你身处一个自己无法喜欢的行业,坚持留下来就未免显得愚蠢了。
因此,请专心从事一项自己喜欢、并且对其前景充满信心的工作,然后看看你能通过努力工作为社会大众做些什么。
下一步,克服个人性格中任何过于谦逊或者柔弱胆怯的倾向。
有些人认为对个人能力过于自信和宣扬未免有自大之嫌,如果你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能力,总会自然表现出来、从而为人所知的。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恰恰验证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说法。
在美国,对某人的评判,往往以其思想和言论为依据,即使公众对这些说法也会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但个人的自我评价绝对是别人评判你的主要依据。
假设公众利益是一块大蛋糕,如果你能够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那么就相当于帮了大家的忙,公众就会根据你对社会做出的贡献给你相应的回报。
实际上,大部分商业巨头都是利用一些特殊的自我激励方式,把对事业的热情从内心深处抽取”出来的。
激发热情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在纸上写出你的心中所想,无论你是在构思一封推销信,或者准备一场以推销为目的的会谈,甚至是申请某个比较重要的职位,都可以利用这个办法把你的热情保持在适当的状态。
你为什么要热衷于某件事?请坐下来,找出纸笔,一一列出你的论点和论据,尽最大所能把内心进发出的热情诉诸笔端,倾注到你的措辞、语气和文章的整体气势中去。
然后,请细细检查一遍整篇文字,看看它是否只是一些空有热情、毫不涉及实质的空话,空话不是真正的热情——仅仅是对热情的模仿。
只有面对真实的事物才能产生真正的热情,而且仅限于那些值得你付出热情的事物。
如果你发现写下的东西空话较多,不妨再试一次,这次请把一些有说服力的事实加进去,用热情洋溢、坚定不移的语气把这些事实对自己讲述一遍。如果能天天进行类似的练习,你一定会发现,自己正以令人惊诧的方式对某件事物建立起全面长久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