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正蒙〉日记131。2020-11-16》
《金文成〈正蒙〉日记131。2020-11-16》
今天是庚子丁亥癸亥,十月初二,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作者篇13【不以声色为政,不革命而有中国,默顺帝则而天下自归者,其惟文王乎!】
船山讲解说,"不以声色为政"不等于废弃声色不用,意思是说,虽然不动用武力刑法,但不等于废弃武力,不等于废弃刑法。没有武,徒文不能摄服,没有文,徒武不能长久。所以,"不以声色为政"实际上是勤修声色,只是,勤修声色之前,有一个基本原则:不依仗声色实力而使自己惰于讲理,威德并建,尊重他人,更尊重道理,注重教育和风化的工作,宽裕柔和,讲信修睦,使各安其位,各有其职,共进于德。
船山说,"有其心乃有其事,则物无不诚,而不于号令施为求民之从"。"有其心"是说,发心不同于说一些高大上的话,比如说舜帝时期,与他争天下的有苗氏,他口中也讲"天下",但他口中的天下,实际上是"我的天下",而非天下人的天下,更不是后世人的天下。有苗氏与舜都有声色实力,为什么舜帝要求有苗归附,而不是舜把天下共主之位让给有苗氏呢?为什么舜不仅不让,而且与之争战呢?因为两人的发心不同,胸怀不同,理解和道路不同。《易》曰:"推而行之谓之通",这种事不用"试",即见是"明",所以,舜不仅不让,反而战。
船山继续讲解说:"则物无不诚,而不于号令施为求民之从"。
诚是明。《中庸》说"诚则明,明则诚矣"。
这种明不是"察察为明"。所谓明者,是使事物成为事物的照见。"不扭曲,不变形",使物是物,使事是事。不欺骗自己的心,也不欺骗他人的心,不通过发号施令求得民众服从一己之意志。
"默顺帝则"是指"积中发外,因时而出"。天无不息,地无不顺。天性不因地性而损,地性不慕天性而迁。天地不因自性不交。天始不因地成而终,地成不以天始无功。如此,"天下自悦而信之",因为,任何时候人都是不信不归,归而不信亦必去,去者信时亦必归。
有其心乃有其事,则物无不诚。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张载集》张载著
《张子正蒙注》王夫之著
《诗集传》朱熹著
《诗三家义集疏》王先谦撰
《诗广传》王夫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