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好生,一年四季身体好,记住“五不要”是关键!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养好生,一年四季身体好。”中医认为,立春后万物复苏,人体阳气开始升发,如能利用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采用科学养生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春季又是皮肤病、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等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所以,春季养生对于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春季养生一定要适应气候及生理变化规律,采取“五不要”原则,养好自己的身体,同时,饮食也需格外重视,防止进入养生误区。
“五不要”原则
1、饮食“省酸增甘”
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而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
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会加强肝的功能,使春季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而伤脾胃之气。这也是脾胃病易在春季复发的原因之一。
因此,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但要注意,“甘味”并不完全指“甜味”,除了食物的口感有点甜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如山药、大枣等。
2、不要贪湿
居室每天中午要开窗通风,被褥和衣服要保持干燥透气,春季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可避免发生湿疹。
另外,不要选择潮湿的地方进行锻炼,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
3、不要穿衣单薄
春季气候忽冷忽热,要遵循“春捂”之说,不宜过早脱下冬衣穿靓衫,但“捂”也要捂得恰当,换装时应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下身宁热勿冷,以助养阳气。
春季早晨及晚上气温相对较低,要注意穿多点,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老年人、有痛经史的女性,初春时要尽量使身体“不冻不寒”。
4、不要“蜗居”
春天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空气清新,人体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是“动”,切忌“静”,人们可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或锻炼方式,如打太极拳、跳广场舞、慢跑、放风筝、春游踏青等。
但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锻炼前应喝些热水、牛奶、豆浆、蛋汤等热饮。同时运动要舒缓,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5、不要发怒
百病生于气,怒伤肝,气逆不顺足以伤身。心情抑郁也会导致肝气郁滞,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春季是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要做到心胸开阔,身心和谐,发怒时要注意息怒,或者只是适度宣泄,调整好心态,尤其不要无事生非。
春季,万物生长,是一个很好的养生季节!但也因为气候多变,容易得病落下病根,俗话说“春疾难医”。春季养生,饮食格外重要!
本文摘自《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
每天学点养生,不给医院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