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忆捉鳝

2020-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金点大伟

        昨日谷雨。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的谷雨有“三候”,这“候”说的就是征兆,第一候:“萍始生”,说的就是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连着两日雨了,今年的谷雨时节雨水充沛,应该是个好年景。

        在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夜雨中,不由想起童年谷雨至小暑捉鳝钓鳝的经历。黄鳝是江南和长江沿岸的美食,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都很高。我最享受的是跟随两个哥哥去捉鳝钓鳗的快乐的时光。

        捕鳝捉鳗的方法很多。大人们常用竹编的鳝笼。而孩子们寻常是钓黄鳝,用问修车铺讨要的废旧脚踏车辐条,将一根根车辐条拧螺丝一端用老虎钳掐断,放在磨石上磨出尖头拧个小弯,再寻红蚯蚓为饵。据说黑蚯蚓发臭鳝鱼不吃,必须得在腐叶阴暗处寻找细细的红蚯蚓才行。手里握着一把钓钩,在河岸边观察气泡,将车辐条钓竿插入洞中,轻轻上下提放、转动,这时候往往会觉得钓竿一沉,还旋转着变短,这就是鳝鱼咬钩了。鳝鱼生性凶猛,又护窝,咬住了就不松口。这时将钓竿反向一搓,用力一拉,一条又大又肥的鳝鱼不断挣扎绞盘而出。说的轻松,其实个技术活,又考验耐心,且江南河岸杂草丛生,极易遇到蛇,所以不大容易,往往是乡间大年纪有经验的使用此法。

        而更简单的是下钩,更确切点说是下“夜钩”。准备一包最大号纳鞋底的缝衣针,放炉火上烧红用老虎钳掰弯,用鱼线或棉线绑在半米左右拇指粗细的树枝上,线长三十公分左右,暮色时分开始在针上穿上红蚯蚓,来到村南的河岸,乘着夜色,将树枝插入河岸,使钓竿与水面平行,钓饵入水少许即可,这就是下夜钩。当时年幼也就五六岁,黑暗中踉踉跄跄跟着俩哥哥,村南有片坟场,又有一人多高的油菜,我既兴奋又害怕,还不敢多说话,生怕下次不带我来。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被叫起来,睡眼惺忪极不想起床,又怕错过了丰收的景象。在微微的晨光中收起一个个夜钩,黄鳝、鳗鱼、昂公都有,偶尔还有甲鱼,让人振奋,满满的收获把之前的睡意也驱除了。

        “秤杆黄鳝马蹄子鳖”,说的是吃鳖(甲鱼)要吃小,吃黄鳝要吃大,而幼时哥哥们总是把大的黄鳝卖到菜场贴补家用,留下些小的才舍得改善下生活。小归小,虽然不能划鳝丝,但烧鳝段却是不错。拿刀背敲晕鳝鱼后去头去内脏洗净后,切成长约二指宽的段。猪油炒香,放入姜片、葱花、蒜子煸香至表面微黄,倒入鳝段快速翻炒至表面微微发白,倒入黄酒并马上加盖几秒钟让酒气在锅内蒸发,随后开盖后加入老抽、糖翻炒均匀。倒入半碗开水,加盖中火烧约十分钟左右,此时汤汁已收至半干变浓稠,加入盐、胡椒粉调味,关火后撒上切好的大蒜叶、淋上香油即可。鳝肉紧实鲜嫩,入口弹牙,连带着大蒜子也是浓香扑鼻、软糯浓郁。

        后来在菜场经常见到划鳝丝的摊贩,那真是门技术活。一旦选好称好黄鳝,伙计就左手抓鳝,右手刀背一敲,抬手把鳝鱼往带钉子的木板上一按,哧的一声,右手改执极薄的竹签破腹剔除肚肠,竹签飞速的划过鳝身,转眼间黄鳝就成了一袋鳝丝。鳝丝炒、炸味道都是不错。其中炸脆鳝是无锡的名菜,酸甜酥脆,我却总是吃不惯,常常和记忆中大蒜烧鳝段比较。

      也许因为现在大都是养殖鳝,没法和家乡水泽中野生鳝比吧;也许因为那点味厚、鲜美、香浓的滋味在记忆中从不曾远去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