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想法读书

闲聊及思考20170217

2024-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hannah亦含

今天YY 爸爸请我们几家小聚。

YY爸爸来的比较早,所以我就我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和他交流了下。所谓干爹干妈的问题,他很赞同,觉得一个人的成长势必受到父母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多一对父母, 特别是比自己优秀的父母的影响那是福分,也多了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和世界。  但是他说到干爹干妈这称呼太中国化,比如国外有教父教母的说法,也就是很正常很神圣的感觉。

他谈起YY放弃了清华的保送,心里 还是有点抱怨,但他并没有要求YY按他想法去做。只能隐隐地担心着。

YY爸爸和山人是多年朋友,虽然他一直做行政,但是我仔细看他对YY的教育,相比而言更注重独立性和挫折教育。 因为我不喜欢和人交往,所以我只能说认识他,今天算一起,和他吃饭也就是第三次。这个是我很大的缺点,不喜欢交往人,比如和shirley家,两家的友情很深,但我的友情只存在于和Shirley及她母亲上。也许我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今天有点更看清了自己的这个缺点,一个不开放的心态下封闭了自己的人,身边人的观点和做法都无法辐射到自己身上,特别是做教育的人,视野和思维的狭小就是忌讳,是对小孩们的损害。 今天YY爸爸给我上了这一课,让我思考了自己的问题。

饭后和YY聊天。YY95年的,17年6月大学毕业。她曾经在哥大交换一年。 已经做了一些美国高校的申请,在等待中。

首先我们谈起梅姨对川普的态度,她给我科普了很多政治的视角。说她在哥大之后才开始对政治感兴趣。

我们热烈交谈了居然整整两个小时,像个小型访谈一般我问她答。

H :哥大和国内的大学区别在哪儿?

YY: 因为我在哥大上的研究生课程,第一我觉得国外很多老师很帅。笑。  另外师生关系很平等,不会是压着你做什么什么。而是很重视你的想法和问题。还有各有风格的老师们, 比如带狗狗来上课的老师,比如准时下课,比如和人之间很平顺地交流。

比如我的毛概和政治经济学都是从哥大回来之后才学的,我觉得只是政治和经济理论的一种而已。我在国内大学上课的时候老师会特别关注到我,因为他上课的时候很想让学生们思想上交流,而大多数我的同学们会整齐划一地反对上课的老师的不同的观点,而我的观点能思辨地看问题。(H:这时候插入一句网络流行语:以前的愚民是不让人受教育,现在的愚民是只让人受一种教育。) 就好比川普,我并不是支持他,像他这样类型的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也有一任了,他是第二个这种类型的总统。但梅姨对川普的态度更让我赞同。

H: 你的英语学习路子是怎么样的?

YY: 我是为了需要学英语。 12岁开始学,当时在八中是班上最没基础的学生,但一年之后我在卷面成绩上做到了班级第一。因为我就是好强,不能容许自己做班级第二。 大学以后我打算出国,就开始报班考雅思,母亲问我学了这个有什么用,我说不管什么用,先学了再说。 之后我就连续不断地考了雅思托福和GRE。 在不断的考试中我的英语就这么好起来了。 哥大一年在英语上更是做到了 能流畅自然地表达自己,和人就任何感兴趣的专业问题深谈。

H: 不管你学的多好,刚出国在语言上还是有个坎吧? 你怎么处理的。

YY: 这个是一定的,很多中国人出去之后就泡华人圈,这种现象很普遍,英语没有一点点提高。我的办法就是多找老师闲聊,探讨问题,在课堂上多发表自己看法。 但我在生活上没有过多花费时间,这一块不如专业语言那么畅,毕竟在哥大只一年,以后去读研读博再加班。

H: 在哥大有没有遇上华人圈里很特别的友谊?

YY: 少不了华人的帮助,特别是在生活上。我室友是北大的,她是武汉人,她有很多朋友,我在专业上帮他们,他们在生活上帮我。 虽然说奶茶妹他们在哥大认识,但我在哥大的时间精力和时间都花在和老师交流上了。

H: 你眼里中国社会的阶层固化和美国的阶层固化有差别吗

YY: 我觉得我目前有的一切都是来源我父母的眼界和三观、和勇气。我小时候最初两年写作业是父母陪伴,但之后就是自己。父母从来没有陪读过,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但他们要求我住在他们选的学校,小学在人民路读的,托管在老师家,晚上才能回家,衣服都要自己洗,初中住校,周末时间才能回家。我上大学以前从没用过手机。 平时往来都是自己坐公交车。 爸爸一直有司机。但我从没单独坐过司机的车。 以前我是觉得要自己做到优秀才对得起父母,在哥大一年我才意识到父母还需要陪伴,所以我很珍惜回家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陪伴他们。 阶层固化在中国是很严重的,我上大学之后才意识到这一点,以前在八中觉得大家都一样,八中就好像衡阳的贵族学校,集中了衡阳最好的学生。 大学之后才看到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家庭的思维角度很大的不同。在哥大又有了在八中的那种感觉,不过我是真的觉得美国的阶层固化更严重,天花板主要是来自内在的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而不是外在的规则。

H: 你觉得怎么才能突破阶层的固化? (我没有问这个,她目前能答什么呢,上学而已)

H: 你怎么看微信?

YY: 我是到国外之后才开始用微信,因为父母要视频之类, 还有一些同学朋友, 要阶段性汇报下近况。但我很少在朋友圈点赞什么,我会私聊。因为从人脉的角度,点赞之交不如私聊深刻,其实我更多的是直接去当面问和聊天,见面的友情远胜过网上交往。

H:现在还没谈恋爱,未来的婚恋大概什么样?

YY: 个子170左右就行,外表在我眼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的才和能力。 我和外表好的男性在一起也开心,但我有个偏见,他们或多或少地因为外表的好就会有了一些其他的毛病,比如浅薄等,比如习惯用外表去解决问题。我看重的也不仅仅是才华,我看重的是个人才能。

H: 高考失利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YY: 我差不多两年才接受这个事实。 我觉得这是人生的幸事,我现在才能这样坦然说这个。 如果我高考就去了一个我想去的学校,也许现在也很顺,也能有我今天的这个视野,但高考失利打击了我,让我知道失败这个事情,也让我看到什么也不是绝路。

H:出国和学英语花了不少钱,你怎么和父母谈的?

YY: 我知道我是要花钱的,我和我父母说,你和母亲只要有房子住,有饭吃,就还是送我去读书,我可以不要嫁妆,但我一定要学费。 等我将来挣钱了我还给你们就行。因为我对我自己还是有这个自信的。所以我要趁自己还年轻,没有老迈父母需要照顾 ,我不能不去学习。钱不是我考虑的,就算考虑钱,我在外面接受到的和思考的也不是国内教育可以给的,我申请的名校奖学金也是钱,谈不上多花了钱。

H: 为什么放弃了保送清华?

YY: 我是班级第二的成绩,是有保送的资格的。我先是交了保送的申请,然后我思考了一下,我是真的想去清华吗? 不是。 我自己的内心希望的是再去哥大。 那么,我后面的同学呢,他们是真的想去清华,这个名额是个资源并不是我个人的,是学校的,我仅仅因为想保底,就留给我自己? 精致的利己而已。正是因为去哥大交流之后我开始想到人其实还是要有社会责任的,要想到回馈社会和分享,而不是独占资源。所以我撤回了申请。

太晚了,就此打住。谢谢看官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