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一个你可以遵守执行的计划

2017-07-28  本文已影响185人  1766

学过各种各样时间管理的方法、照着制定过各种各样的计划,可最终都没有坚持执行太久,每天依旧忙盲茫。想想也是,对一个穷人来说,再怎么精心计算、一个钢镚掰成两个花,缺钱总是缺钱呢。

看了《精力管理》后,我又一次打算制定计划了。不同的是,这次我的计划要用来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定计划来管理精力而不是时间

时间管理的计划总容易半途而废。
一个原因是它往往超出自己的执行能力。更好的利用碎片时间?拜托,时间表已经排的够满的了,排队的五分钟还是别背单词了,养养神吧!
另一个原因是事情总做不完,永远有更多的在排队等着,所以看起来效果不明显,当然也就没有动力去坚持。

所谓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包括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四方面。对精力进行管理,要求我们不敌视休息,要劳逸结合、规律作息,周期性的补充精力,有策略的提升精力的容量。所以这是一种更客观、更全面的自我管理方式。通过对精力的分析制定出来的计划,执行起来也就会更容易。

通过“目标-现实-行动”三步骤来制定计划

知晓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真正在乎的东西,这件事做起来很难、很累,甚至不可避免的会有剖心掏肺的痛。
如果对此感到不适,匆匆跳到“制定行动方案”这个步骤,也一样能定出计划来。但可以想象,这样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一旦冒出“我为啥要这么做”的疑问,差不多也就终结了。就算真能执行下去,行动产生的效果对自己有多大益处,也是要打问号的。

所以,还是多花一点力气,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甚至还可以写一篇梦想许愿文来描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的愿景和蓝图。通过使命感产生的驱动力来执行计划,比单靠意志来坚持要容易得多。

有目标后当然还要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才能设计路径。认识自己并不容易。要做具体的回顾,当一个犀利不留情面的记者“采访自己”。像鸵鸟一样把脑袋埋在沙堆里不去看痛苦,痛苦并不会因此而消失。我们要做的是在发现问题后依旧接纳自己:这就是现在的我,是的,就是这样。

目标和现实清晰了,我们才能把价值观和目标转换为列成计划的行动,通过日常行为来不断强化我们最为看重的事物。

计划中不只包含我们不愿做的事,更要包括我们爱做的事

计划清单不是一条用来驱你前进的鞭子,不要觉得只有不愉快的事才有必要放到计划里好敦促自己执行。精力管理不只包括消耗精力更包括为自己充电。所以对自己好一些吧,只要你喜欢,把那些看似奢侈的消磨时间的事情也加到你的计划里,哪怕你的内在父母在你耳边训斥“你哪有这时间!“。苦行僧似的生活并无益处,心是需要滋养的,你需要学会幸福生活的能力。

书中列出四种精力,其中身体精力关系到精力的容量,情感精力关系到精力的质量,思想精力关系到精力的浓度,精神精力关系到精力的强度。
我觉得制定计划可以从身体和情感能量开始:数量与质量是基础。有了基本保障,才能锻炼其强度。否则就像《稀缺》中的例子说明的,很难逃离稀缺陷阱。当前两者充足了,再来锻炼后两组精力的管理。

身体精力的管理涉及到呼吸、饮食、睡眠、锻炼、休息等等,精神精力的管理涉及到独处、放松、家人、朋友、正能量、表达爱、接纳等等。

把“不要做XX”转换成 if...then...的正面表达

我们总有很多坏毛病想要改掉,可把“不要XXX”写到计划里是毫无帮助的,它只会在你违背了规则后徒增内疚。

心理学家 Peter Gollwitzer 提出执行意图(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的方法,用类似 if ... then ... 的模式来执行计划。所以,我们可以把“不要吃太多甜食”转换为“如果我感到了甜点的诱惑,就去吃一片水果”这样容易执行的规则。

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制定计划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部按着指令运作的机器。计划是为了帮我们节约精力,让我们无需每天都动脑筋想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照着计划执行最终养成了习惯,更是可以帮我们省下一大截意志力。

但是,单调的循环很快就会让人厌倦。所以,把自己当成研究对象,带着一颗做科学实验般的好奇心来琢磨自己的计划,时不时的针对实验效果做调整吧。

我们也不要贪多求快,同一时间只列几条计划培养几个小习惯,循序渐进一点点做就好。

把计划的实施当成一场打怪游戏

如果有明确的目标(如连续X天完成计划),计划的实施就变成了一场打怪游戏。给自己设计个记分规则,看看你能一下子过几关。如果和朋友一起,还可以做个排名榜呢。
失败了?那也没什么大不了,再玩一局呗!这是你创造的游戏,所以,玩之前你甚至可以修改规则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