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布局3
图片
图片
学习目标
图片
1.学习运用布局谋篇的方法,合理谋划文章结构。
2.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写作中布局谋篇的意识和习惯。
图片
图片
教学重难点
图片
学习运用布局谋篇的方法,合理谋划文章结构。
图片
教学过程
图片
导入语
图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九下第三单元写作训练《布局谋篇》,首先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布局谋篇的方法,合理谋划文章结构。
2.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写作中布局谋篇的意识和习惯。
什么是布局谋篇?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2页,寻找答案。
明确:布局谋篇是在审题立意、选材之后,对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材料组织如何合理和结构安排如何严密巧妙来学习布局谋篇。
图片
图片
环节一:材料组织的合理
图片
(一)材料组织合理之有序
那么,一篇文章材料的组织如何做到合理呢?
材料组织的合理首先体现在分段要合理,一般5--7段,其次排序要合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这几篇文章,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学生展示:《社戏》是按照时间顺序,《济南的冬天》是按照地点转换,《阿长与山海经》是按照情感变化,《紫藤萝瀑布》是由物悟理。
教师总结:一篇文章材料的组织要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按照认知规律来排列,要有逻辑性。这样布局谋篇才能言之有序思路清晰。
(二)材料组织合理之详略
材料组织的合理还应体现详略得当,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两篇文章,在写多件事时他们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
学生展示:《阿长与山海经》中详写阿长买山海经,其余略写。《老王》详写老王临死给我送香油,其余略写。详写的事,更能凸显文章的中心。
写一件事需要详略的安排吗?答案是肯定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父亲引导我走下悬崖是详写,详写这一部分,也是为了更好的凸显文章的中心。
教师总结:详略得当要“三爱”,中心紧密要最爱,中心一般要偏爱,中心无用要割爱!
(三)小练笔
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生活路上有欢笑,学习路上有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付出。在路上,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的体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
请以“在路上” 为题列出提纲,要求材料组织详略有序。
习作展示(一)
《在路上》作文提纲
开头:我们正在成长路上奋然前行,虽然有辛酸挫折,但一路撒下更多的是欢声笑语。
主体:
军训队列练习 (略)
军训时站军姿 (详)
军训会操表演 (略)
结尾:在路上,我们哭过,我们笑过。眼泪洗去的是幼稚,汗水见证的是成长。我们正在路上奋然前行……
习作展示(二)
《在路上》作文提纲
开头:我们每一个人,都走在自己的路上。不管是什么样的路,我们都要带着快乐、带着坚强、带着责任前行。
主体:
在路上,需要一颗快乐的心
在路上,需要一双坚定的眼
在路上,需要一个有责任感的背
结尾:在路上行走,最需要的就是这几样东西。带着快乐、坚定和责任前行,一定会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
教师总结:第一篇范例,材料组织详略得当,彰显合理美; 第二篇主体三个板块,情感递增,彰显有序美。
图片
图片
环节二:结构安排严密
图片
解决了材料组织的合理问题,我们现在来看如何使这些材料布局严密。
(一)布局严密之结构完整
幻灯片出示:
佳作引领
你是我的一本书
你是我眼中的一本书,一本也许我永远读不完、读不懂的一本大部头书。
也许我正在试着用我的眼、耳与心去读你,并试着读懂你的一个个章节——
第一章敬业
在这一章,你是一名老师。
你漂亮,隽永的板书正如你对学生的负责,我所看见的你,在课堂上为你的桃李浇灌着知识的甘霖,你的神情是那么自信笃然,你的晚归从我的小学一直到现在,我总是仰望到平视着你那令人心痛的血丝与白发。清晨,我总会在四点醒来,看向东边那个曾经放着你书桌的位置,想起你微微弓起而又坚韧的背影,微微一笑,又躺下了。
在这一章,你是一名无比敬业的老师。
第二章关怀
在这一章,你是一位父亲。
寄宿后你很少打电话,交流最多的话只有让我好好学习,有什么问题告诉你。问寒问暖的多半是妈妈,在我因种种原因连续三周留校时,你打了一个电话给我,电话那头却仍是妈妈挂念的声音,你的话几乎没变,“还有一句”,你顿了顿,“我,我想你了”。又匆匆挂了电话,只剩下电话那头的我一脸哭笑不得。
当我回家询问你这件事时,你却一脸骄傲却又破绽百出地告诉我:“我跟你妈赌输了才说的,才不是我真的想你了。”
在这一章你是一个心里住满关爱的父亲。
第三章孝顺
在这一章,你是一个儿子。
你总是在假期开车去见爷爷奶奶,只要你有空。一向有点严肃的你一见到爷爷奶奶就都会绽放出无比灿烂的笑,你帮他们擦洗各种家具,修理各种电器,或者是在小小的花园里种上你买的月李、千岁红或者丁香,费力地举着七八米长的竹棍打栗子,到山上去找爷爷说的半夏,决明和海川藤沧洒。一直要坐到下午,走前把唱片机再清一次灰。
你总是叹气说:“你爷爷为了供三个儿女上学,都回不了家,我们相继成家,他已经老了……”
你在这一章,你是一个懂得感恩与孝顺的儿子。
你是一本大大的厚书,待我用一生去读,去读懂你。
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篇作文,用你那双慧眼找找结构上的亮点吧!
学生展示:这篇文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结尾再次点题,点明中心,升华主题。这样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教师总结:是的,在一些大家的名作里,如朱自清的《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都采用了首尾呼应,这样布局可以彰显文章结构的完整美!
(二)布局严密之结构清晰
1.排比段彰显结构清晰美
请同学们继续找寻结构上的亮点吧!
学生展示:这篇文章采用小标题,而且采用排比段的形式,每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相呼应,结构非常清晰。
教师总结:排比段在我们同学的作文里也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结构可以使读者清晰的捕捉到作者的写作内容,彰显结构的清晰美。
2、画面组合彰显结构清晰美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朱自清的《春》和刘湛秋的《四季的雨》,看看这两篇课文结构上采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展示:都采用了几个画面来呈现
教师总结:是的,采用了画面组合法,也叫镜头组合法,这种结构也可以用小标题、日记体等形式来呈现,同样彰显了结构的清晰美!
3.过渡词句彰显结构清晰美
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让文章结构清晰呢?
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文字寻找答案!
学生展示:运用了过渡词和过渡句
教师总结:是的,过渡性的词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们的存在使作者表情达意时的思维轨迹变得清楚,同样也能彰显结构的清晰美!
(三)小练笔
2020开年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悲壮、惨烈、而又让人感动、震撼。有人英勇逆行,出生入死,有人力所能及,守住本分,无论是赫赫有名,还是默默无闻,无论是国家栋梁,还是民间百姓,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成为民族的脊梁!
请以《致敬最美“逆行者” 》为题,老师已给出开头和结尾,请一二大组和三四大组分别采用排比段和镜头组合列出主体部分的提纲,体现文章结构的清晰美!
习作展示(一)
致敬最美“逆行者”
开头:风雨飘摇,疫情汹汹,但却有一批人逆着生命之光行走,把影子般的黑暗留在身前,去拯救更多仍在黑暗中的人。在此,我要向你们致敬!
主体:
念念不忘那道“痕”.
这个压痕,深深刻在我们心里,历久弥新。
念念不忘那抹“影”
这个身影,深深刻在我们心里,仰之弥高。
念念不忘那面“旗”
这面国旗,深深深刻在我们心里,永不退色。
结束:亲爱的“逆行者”们,向你们致敬!请相信,逆行之路的终点,是一束更耀眼的生命光华!
教师点评:这篇习作,采用排比段,结构完整清晰。
习作展示(二)
致敬最美“逆行者”
开头:风雨飘摇,疫情汹汹,但却有一批人逆着生命之光行走,把影子般的黑暗留在身前,去拯救更多仍在黑暗中的人。在此,我要向你们致敬!
主体:
白衣天使,用责任成就希望
社区工作者,用生命书写担当
寻常百姓,用爱心守护家园
结束:亲爱的“逆行者”们,向你们致敬!请相信,逆行之路的终点,是一束更耀眼的生命光华!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采用镜头组合,结构清晰,彰显布局的严密!
图片
图片
环节三:结构安排巧妙
图片
一篇文章结构上又如何做到巧妙呢?在一些名篇里,一些巧妙的布局如:一波三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等,使情节曲折生动,增强故事的可读性,也值得大家借鉴!
(一)结构安排巧妙之双线结构
今天老师特别向你推荐一种结构巧妙的形式------双线结构,他会让你的作文在结构上更加出彩!
什么是双线结构?
根据文章主旨,选择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水乳交融,齐头并进两者共同反映一个主题。特别是以物或景来作为第一条线索,不仅能使文章内容充实,还往往具有浓浓的抒情味。
贾平凹的《一颗小桃树》就是双线结构的一篇范例!请同学们说说这篇文章的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一颗小桃树》
桃核埋在角落里→生长、样子猥琐→开花、遭大雨→高处仍有花苞
出生在偏僻山村→离家、进城读书→长大、受磨难→坚定追求理想
学生展示:小桃树的的经历是明线,我的人生经历是暗线,双线合一共同表现同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师总结:这种结构既可以解决写作内容空洞的弊病,又可以展现构思的智慧,还可以更好的表现中心!值得大家尝试!
(二)小练笔
尝试是北风呼啸的冬日里含芳吐蕊的一枝红梅,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尝试是乌云蔽日时直上云霄高昂飞翔的海燕。
请以“尝试”为话题,自拟题目,列出文章的两条线索。
学生展示
题目《起飞》
第一条线索:
小鸟学飞从羡慕飞翔到飞上广袤蓝天.
第二条线索:
我的文学梦想,从喜欢诗歌创作到踏进诗歌创作门槛。
教师总结:双线齐进,交错发展,共同表现尝试的主题。其实,语文学习中写作与阅读同样是双线并行密不可分的,理解了布局谋篇的意图,也就清楚了段落结构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片
图片
总结回顾
图片
同学们,做到了详略有序、完整清晰、新颖优美,你就登上了作文布局谋篇的高峰,定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图片
图片
课后作业
图片
作文题目:
1.《在路上》
2.《致敬最美“逆行者”》
3.以“尝试”为话题,体现双线结构。
任选一题,依据课上列出的提纲,完成整篇作文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