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歌总能打动人心
初听不知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
如果一首歌写作时都充满了人生故事,有切身的感受,又能用文字和旋律表示出来,总会打动人。
歌曲要画好最大同心圆,就是要有越多的人经历过类似的情感,每个人就会把自己代入进去,也才会有感同身受,也才会对歌曲有切身体会。
我们听歌有一种感觉,一听到一首歌就会想起一个故事,一个深深的刻在脑海里的故事,它可能是一首老歌,但他始终能打动人,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歌能够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而回头看看现在的电视上面的有的人,有的自称歌手的人,却没有一首歌被大家熟知,没有一首歌被大家认同,却能够经常活跃在电视上,还有一批脑残粉。
家驹在90年代说“香港没有歌坛,只有娱乐圈”,现在的内地是不是这样?有的真心做音乐的人不一定火,不一定有流量。而一些没有什么成功作品的人,却能活跃在屏幕上,有流量。是为什么造就了这种情况?
是资本,资本的力量很强大,无处不在。现在我们在手机上看到的消息或者有的新闻,很多都是经过资本渲染过的,要去伪存真很难。
有的人天天会有新闻推送给你,有的人新闻下面都是一直好评,也许这些不是真实的。这可能是经过资本的包装,美化的。
也许有的人可能有一张漂亮的面容,而她素质却很低下。电视上是个乖乖女,评论里有很多赞美的声音。也许生活中,可能会抽烟喝酒打牌,可能会粗话连篇,可能会生活腐朽…。
不过,现在电视、电影在慢慢回归本真,演技好的人慢慢有了好的口碑和曝光率。而唱歌方面还需要进步,还需要真正让那些唱歌好,有好作品的人脱颖而出,能够拿到好的奖。不要让一个选秀节目充满了金钱的味道,或者到处都是剧本,都是被安排的剧本。
我们应该树立一个导向,让真正有好作品,又有好人品的人,多拿奖,多奖励,树立好的典型,才能树立好的导向。
而有的电视为了流量,没有把这些社会责任抗在肩上,迎合流量的电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