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或许能做到和当年不一样

这张图是我今年疫情期间在德国法兰克福出差,去到海德堡小镇上闲逛时拍下的。
时下国内正流行摆摊风气。看到这张照片,想想,原来摆摊,是我们最原始的集市状态。不分国界。
欧洲的摆摊,即是他们很流行的跳蚤市场。巴黎、西班牙、伦敦、威尼斯、柏林、阿姆斯特丹和伊斯坦堡都有很大的、知名的跳蚤市场。在那里,可以淘到古董、艺术、画迹、旧物、地毯、食物、表演。
每个集市地侧重点不同,比如巴黎的是古董和画,伊斯坦布尔是地毯,伦敦更多的是表演。
欧洲人经典的一天就可能是从逛集市开始,他们的慢生活、闲灵魂也是从各类市集里慢慢淘出来。
在那里,可以淘到历史,文化,生活,美,还有感受。
曾看见有人说,去跳蚤市场淘一旧的埃及棉床单,回家后熨烫整洁,睡在上面,感受自己穿越回了古埃及。
这感觉让我想到,国内如果有这样的集市,或许可以去淘一只铜镜,每日对着帖花黄,感受一下古时候大小姐的心情。可惜国内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集市,就算有,你也不会相信那是真的古时候的。就算真是,你敢不敢买回家?
我去年暑假在成都柳江古镇上,一个对外开放的景区里,大户人家家里有一面铜镜,我忍不住凑脸过去照了照,很模糊,模糊的脸庞似远非远,这是我吗?一种时空的隔离感随即发生了。
所以,集市是和历史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后,那才有内涵。
以前国内的地摊,以快消廉价品为主。一个鸡蛋饼的早餐店,一个仿制玩具店,拖鞋摊、发饰摊,可从义乌小商品市场上淘过来。某些理念淘过来的东西就只适合相同理念的人去购买。所以,国内摊位卖的是你的选择和取舍。
而这之前,都是社会底层的人在赚生活费,高消费群体都去逛商场了。
但如果这次的摆摊,年轻人也去参与了,地摊上,除了拖鞋、背心和凉皮,更多的应该是多肉植物、二手书,甚至是买艺。拿一把吉他,去弹弹练练,何尝也不是一种摆摊的悠闲姿态。
摆摊,如果能做到有干净整洁的环境,温暖融合的买卖氛围,再搭配文化的些许东西进去,或许能做出一道靓丽的风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