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做木匠式父母还是园丁式父母?
本周读了一本大名鼎鼎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书籍——《园丁与木匠》,作者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展心理学教授艾莉森·高普尼克。这是我迄今为止读过最精彩的育儿书籍。它不是一本教授育儿技巧(譬如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的教育之“术”的书,而是一本直达教育底层逻辑(为什么Why),真正解决教育之“道”的书。艾莉森·高普尼克以进化生物学、发展心理学及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为我们揭示了亲子关系的真相:为人父母,不是木匠做桌子,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更像是园丁种花,其本质是爱。我们要给孩子童年打造一个适合生长的生态系统,并用无条件的爱去浇灌它。
(1)作者讲了什么观点?——为人父母要做园丁而非木匠
当今社会,各种教养(parenting)指南盛行,单是亚马逊网站上的育儿类书籍就有约6万本,大部分在标题中都有类似“怎么”、“如何”、“方法”等字眼,似乎为人父母只要学会了这些技巧和知识,就能帮助自己实现塑造孩子人生的目标。真相真的如此吗?
艾莉森·高普尼克指出,“教养”是一种糟糕的现代文明,在现代的“教养”模式中,父母就像一个木匠,试图要将孩子按照明确的模样去雕琢,把孩子培养成符合某种优秀标准的成年人。事实上,我们也根本做不到。为人父母,不是工作,不是木匠做桌子,重要的不是技巧;为人父母,是园丁种花,本质是爱;这种爱的目的,是给予他们成长所需要的一个安全、温暖、自由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创造具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2)作者是如何阐述观点的?——围绕童年的进化、爱的进化、孩子如何学习三个主题展开
为什么做父母不宜做木匠,而是要做园丁?我们首先要清楚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演化来的。
第一部分,作者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阐述了“童年的进化”。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童年是一段完全依赖他人的阶段。婴儿是很没用的,事实上,比没用还糟糕,因为大人得花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小宝宝,让他们活下来。为什么人类非要有这个漫长的未成熟期?进化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就不能缩短这个阶段?
过去十几年来,进化生物学上一个有趣的发现:不同的物种,未成熟期越长,大脑更大,成年后就越聪明,越灵活,越善于学习。这种关联在动物世界里非常明显。一个典型例子是,在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的新喀鸦就非常聪明,不仅会使用工具,还会设计和制造工具。这种鸟类要两年才能成熟,也就是说,前两年的时间它们都得靠父母喂养。而我们熟悉的多数家禽,譬如鸡、鹅、火鸡等,一两个月就成熟了,它们也有一些擅长的事情,比如啄吃的,但除此之外,它们就非常笨,因为不会学习。
和其他任何生物相比,人类有更长的不成熟期,更大的相对脑容量,更强的学习能力。人类的成年人也投入最大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他们的孩子。童年是一个受保护的特殊时期,它给孩子喘息的时间,以掌握他们今后作为成年人生存所需的知识。孩子天然就应该贪玩、混乱、不可预测,充满想像力。这个世界之所以有孩子,人类之所以有童年,尤其是这么漫长的童年,就是为了最充分地发育我们的大脑,让人类更善于学习,应对环境变化。以木匠的思维对孩子精雕细刻终归是徒劳。
第二部分是“爱的进化”。作者认为,为人父母不是工作,而是爱。正是因为人类幼儿有超长的发育期和繁多的成长需求,人类对孩子拥有爱的“三面手”:配偶关系、祖父母角色、“异亲”。在人类社会中,孩子漫长的未成熟期得到了母亲、父亲、祖父母甚至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的慷慨支持。人类因为对孩子的爱,而延伸到对其他孩子、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包括朋友、师长,甚至对学校、对城市的情感。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培养某种特定的成年人,那么从所有孩子中挑一个最有这种潜质的去培养他就是了,但事实上,人类对孩子的爱超越了实际的用途,我们不是因为爱一个孩子所以照顾他,恰恰相反,我们爱一个孩子,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照顾他。
第三部分是关于孩子如何学习。作者阐述了孩子大脑的4种学习途径,即边看边学、边听边学、边玩边学、边练边学。相比于其他生物,漫长的童年就是人类专属的学习期,它使孩子成为全宇宙最高级的学习者。孩子是天生学习家,天生就会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们周围的人来学习,通过倾听其他人谈论这个世界来学习。这种学习很少是通过刻意的教授来实现的,所以对于父母而言,身教胜于言传。成为一位稳定且可以提供可靠学习资源的照顾者要比成为一位直接教导型的照顾者更有价值。
儿童的思维方式类似于科学家,观察、假设、推理、实验、求证,由此形成对于自己周围这个世界运行方式的认知,并对其可能性保持足够开放的态度。同时,他们在利用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就是他们自己脑海中的“科学理论”,来想象这个世界可以有什么样不同的姿态。等到长大成人,他们就会把自己学到的和想象出来的付诸实际。
(3)通过本书我有什么启发?——做个不焦虑的园丁
初读此书时我很困惑。咱们老祖宗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和作者说的“为人父母本质是爱”虽不冲突,但是不是意味着作为父母不用学什么育儿技巧,无需给孩子做规划,只要用无条件的爱灌溉就行了?当然光这一点就极难做到。父母这个园丁角色到底怎么当?
后来在《得到》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听到了此书的解读。我逐步认识到:作为园丁式父母,我们其实责任重大,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充满爱且安全稳定的生态系统,让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都可以蓬勃发展。作为园丁,要保证花花草草茁壮生长,千姿百态,我们除了保证土壤富饶,空间安全,掌握修修剪剪的火候也很重要。
(4)从本书中学到了什么思维模型?——黄金圈育儿模型
在本书的译者后记部分,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鲲老师提出的“黄金圈法则”下的育儿模型很好地佐证了本书观点。
这个模型的最外层是what,即外在表现,比如知识/技能、考多少分、上什么大学,这是一个孩子最明显可见的指标,也是通常被拿来衡量孩子是否“成功”乃至父母是否合格的标准。
其次是how,即特质风格,比如创造力、好奇心、探索精神、坚毅、勇气、社交能力等。这些方面没有外在表现那么明显,但也可以通过观察或测量来发现。而特质风格是外在表现的驱动因素。
最内层是why,即孩子的心理内核。这是孩子对这个世界和自己所构建的核心模型,比如依恋模式、自尊、自主等。它们隐藏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别人很难观察,连孩子也不容易意识到,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无处不在且深远的。
这个三层模型有三个特点:第一,内层是外层的驱动,外层是内层的体现;第二,外层更容易评估,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占比越大,而更重要的内层因素,反而经常被我们忽略;第三,越外层越容易改变,越内层越难以改变。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最重要的心理内核,却是父母最不重视的,而最容易再人生中学习改变的外在表现,仅仅因为最容易评估,就得到了父母最大的重视。于是父母在育儿中出现了大量本末倒置的行为。本来应该是外层为内层服务,利用外层来构建更好的内层,比如利用学习过程来培养孩子的成长性思维,进而使他有一个更高的内隐自尊,但很多父母却牺牲了内层,来达到外层的速成。
回到本书作者的观点,本匠式父母要把孩子按图纸打造成一个工艺品。但哪怕图纸设计得再精妙,父母的打造手艺再精良,都只是在塑造孩子的外在表现。为了把这一层雕琢得毫厘不差,父母必然会伤害到孩子的特质风格和心理内核。园丁式父母则致力于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有爱、安全的环境,在孩子发展地明显有问题时,他们也会剪裁,但基本上是支持孩子随着内心本性去发展的。这样培养出的孩子会有最健康的心理内核,也会有最蓬勃的特质风格,最终,他们的外在表现会千姿百态而又让人喜出望外。
(5)如何实践本书的思想?
根据721法则,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实践。如何把作者的观点变成自己家的家庭文化和行为准则?于我而言有两点很重要。
第一,育己育儿。我们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比我们怎么教育孩子更加有效。与其让孩子找偶像,不如成为他(她)的榜样。
第二,创造生态。这个生态系统是土壤富饶的,要给孩子提供尽量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更多看世界的机会,并把生活中的机会当成学习的场域。这个生态系统又是空间安全的,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信任,让孩子敢于去试错。就学习而言,家庭PBL教学是6-12岁孩子学习的最佳路径,今后要多多实践。
父母给了我们过去,我们也会留给孩子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做园丁式父母,给孩子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蓬勃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