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尝试偷窥你的套路
近日,应了领导要求,接了别的部组的活儿。因为公司改革,我们这些小内勤的工资不再与部组利润挂钩,反而与所谓的单据量息息相关。扬言多劳多得。
身在职位中的人自然明白,这是另一种不公平,因为工作的难易是无法区分的。单据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作量,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当时谈接活的时候,领导说弹性分工,能接多少就分配多少。
结果该部组的组长给领导施加压力,如果本月工作量仍然没办法下降,她就要考虑离职。
果然,领导又找上我,说刷了我的数据,此前我说的工作量基本饱和,是什么情况?
我把几个复杂的业务和统计方式的不友好一一列举,同时也说明了接活一周后发现的问题(发现部分人为因素导致工作量无端增大)。简而言之,一我的活是否饱和,需要考虑我的个人意见。二她们工作量大的部分原因是她们解决问题的方式,除了给他们减量更加应该考虑他们的工作方式如何简化。
后来,领导没有再强加我工作量,至少暂时没有。
但是,在这种威逼利诱之下,我想得很清楚了。
首先,领导劝说我接活儿用的是我有意竞选副组长,希望多锻炼我的话头。这个我接受,年轻人不需要时刻谈钱。但是,公司的天花板很清晰,哪怕我做了一个副组长,对我的工资和发展,其实没有很大的影响。这个诱惑力不大。
第二,关于曾经一个很重要的选择。当初这个新部组开展的时候,广东这边的大领导曾提议让我做内勤组长,但是被这一波所谓的直属领导否决,甚至一个所谓的副组长也没有捞着。我当时并不知晓,后来才听说,我不太在意,但是我应该在意。
既然你在组长这个职位,享受它的待遇,该部组的问题你当然需要解决,而不是推给我,却不提任何条件。如果她辞职了,分配我去做这个组长,我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我没有谋其职的志向,但是我知道只谈工作不谈钱,太流氓。
第三,我还是需要重申刚刚提到的一点,当单据量不能全面反应工作量,那就需要考虑内勤个人的主观感受,那就是我说接不来就接不来。正如那人说的,减不下来工作量,她就离职。我们的态度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如果想要拆东墙补西墙,总得砸一面墙,不科学。
我不知道我的分析是否正确,但是这一刻,我很坦然。
心里清楚自己的所要,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在这个位置上,我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