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51:无所不得才是“玄德”

2023-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花石冈

《道德经》51:无所不得是谓“玄德”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生成了万物,德蓄育了万物,具体形态的差异区分了万物,生生不息之势成就了万物。因此,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倚重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崇,德之所以受到倚重,并非受到谁的命令,而是从来就是如此。所以,道生成了万物,德蓄养了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结果、成熟,使万物得到养育和保护。(它)生成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养育了万物却不自恃其功,成就了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这才是深远玄妙的“德”。

德者,得也。所谓“玄德”,其实就是深远玄妙的所得,说得直白点就是最大程度的“得”。《道德经》讲“天得一以清”,既可以理解为天有一种明确的所得——清。也可以理解为天有清明之德。“玄德”是相对于“得一”而言的“得”深远、“得”玄妙,也就是深远、玄妙之德。

什么样的德算是深远、玄妙之德呢?

一、生而不有

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角度讲,“道”生养了万物,却并不将万物据为己有。

非但如此,《道德经》还进一步对万物的生养之功进行了拆分。所谓“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其实就是在析分“道”的生养万物之功。相当于今天我们在总结会上听到的“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一线同志的努力奋斗下”。常言道“越感恩,越幸运”,越是“功成而弗居”者,越是更容易获得新的成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即便不愿意把功劳分给他人,上天那三分也是要分出去的。

往小里讲,父母生养子女,是不是要把子女据为己有?人类豢养了宠物,是不是要把宠物据为己有?我们付过钱买回的某件商品,是不是要据为己有?《道德经》告诉我们,生而不有——不据为己有才是“玄德”。

二、为而不恃

有所施为而不自恃己能,护养了万物却不自恃其功。

《道德经》强调“处无为之事”,希望天下百姓“无知无欲”,认定“取天下常以无事”,甚至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明白摆出一副“无为”的姿态。正因为主观上的取意“无为”,才在客观上有了“为无为”的实效。用隋炀帝的话讲叫“我本无心求富贵,奈何富贵滚滚来。”“滚滚来”的富贵,对隋炀帝而言,并非所求之物,即便是拥有了,也不会自恃为能耐产物,不会自恃“创造财富”之功。

“为无为”的圣人,自然有比隋炀帝更高的觉悟,自恃己能、自恃其功这种事是断然不会干的。

为而不恃——不自恃己能,不自恃有功,同样是就“道”而言的“玄德”。

三、长而不宰

抚育生长而不居于主宰。

一块田地,一盆花,农夫或者花匠对之都有“抚育”生长之功,田地里的收成,自然归农夫所有,农夫就是田地里农作物的主宰。“生杀予夺”全由农夫说了算。同样的,那一盆花也是一样的。

反过来讲,倘若农夫或花匠放弃了“生杀予夺”的主宰权,像柳宗元笔下的种树郭橐驼一样“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便是“玄德”——了不起的深远、玄妙之德了。《中庸》讲“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就“赞天地之化育”的德而言,还有什么是较之更深远、玄妙的呢?

“玄德”是“无为”的结果,与“无为”是一体两面的。无为以至于无所不为,无得以至于无所不得。无得引发的无所不得才是“玄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