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简友广场散文

我们缘何喜欢“等待”?

2019-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廖凌云
我们缘何喜欢“等待”?

在生活中,太多这样的情况:

自己带小孩很辛苦,就会想等小孩长大了,就好了;

老婆和妈妈闹矛盾,就会想,等我买房了,分开住就好了;

要买房,又想等房价跌了再买;

工作忙的时候,等明天精神好一些再多干些吧……

这类“等我有钱(时间)以后……”是很多人会使用的句式,当然也包括以前的我。因为每次这样想的时候,就会进入一个属于自己的幻想当中:

感觉一切会自己变好。

然后回到现实中,除了自我感觉好一点以外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我们缘何喜欢“等待”?

细想之下,这个句式其实是个“糖果”陷阱,是精神鸦片。因为一旦习惯于使用这样的句式,就会陷入自身的幻觉当中不能自拔。

“等待”它是一种自我催眠,是种消极的态度。就像环境反塑造人类一样,语言也会反塑造大脑,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决定了大脑的思考模式。

“等我怎么样以后我就会做什么”这样的句式其实就是一种逃避问题的思考,因为使用这个句式的时候,我们就会假设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并且我们已经在享受其成果了。

但回到现实中,问题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幻想而得到解决,反而是我们常常陷于这样的幻想中,使得问题越拖延就变得越棘手,最终我们不是主动意识到问题的所在,而是被动地让现实打脸,直到打到清醒为止,这一刻,很可能想解决问题,我们所付出的代价就会变得很大了。

这让我想起了“麻烦守恒定律”和曾经听过的“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升级打怪的过程”。你忽视的问题,它会一直存在或升级存在,不会无故消失。

我们缘何喜欢“等待”?

当你再说“等”的时候,事实上是对自我的欺骗,是不想有压力的自我麻痹。

时间不会主动消灭问题,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更多的问题,等只是我们自欺欺人最傻的借口。如果你不去改变对待世界的态度,等到什么时候,该出现的问题还是会在那里一直等着你。

所以,当面对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使用“等我以后……我就……”的句式,应该使用“基于目前的状况,我应该采取……的措施,问题的根源到底是……”这类句式,迫使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正如那句名言:

永远不要等待,等待才是最奢侈的东西”。

想到就做,该做就做,你相信这件事情必然会发生,你就会看见你周围所有一切都在帮助你助推这件事情的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