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浅读《麦克白》| 善人是为了善报才做善人的吗

2018-04-03  本文已影响92人  姝写光影

文:张慧姝

01  

当撒旦控制局面时,善人并未有善报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的表述容易引起两个误会:第一,善人真有善报吗?第二,善人是为了善报才做善人的吗?

在《麦克白》的故事中,仁慈的苏格兰国王邓肯被麦克白杀害,具有高贵灵魂的班柯被麦克白安排的刺客暗杀,麦克达夫的妻儿惨遭麦克白派来的刺客的毒手;他们一生正直、慈爱,怎么就“不得好死”了呢?善人没有善报,恶人却嚣张跋扈,这世界的公义何在?

在《圣经·约伯记》中,记录了一个好人突遭灾难的故事。约伯一生敬畏上帝,但是撒旦对上帝说:“约伯敬畏神岂是无故呢?你且伸手毁他的一切所有的,他必当面弃掉你。”上帝于是答应了撒旦的请求,把无边的灾难降临在约伯身上,只为了考验约伯对上帝的信靠是否是无条件的。须臾之间,约伯失去了他的所有家产与亲人。善人没有善报,当撒旦控制局面的时候。

02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恶有恶报

在《麦克白》的故事中,麦克白弑君篡夺王位,并用更多的杀戮企求获得王位的安稳,却走上了迅速毁灭的道路。麦克白的人生历程再一次证实了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恶人在劫难逃,恶终有恶报。

然而,对于莎士比亚的《麦克白》,远不止恶有恶报这一层解读。歌德说:“莎士比亚就是无限”。 莎士比亚通过哈姆雷特告诉观众:“演戏的目的,从前也好,现在也好,都是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03

 “世上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从一个人的脸上探察他的居心。”莎士比亚的戏剧,为我们展示人物的内心。

《麦克白》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莎士比亚帮助我们照见了麦克白的内心,那是在邪恶念头控制之下的善与恶的挣扎、蛇的毒牙分泌毒素所造成的内心花园的失衡、失去睡眠的痛苦以及幻象的折磨……

无论是悲剧、喜剧、历史剧,莎士比亚是要把人性展示,把人物的思想、内心的斗争活生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麦克白没能经受住撒旦的诱惑。撒旦就是他心底膨胀的野心,潜伏在他心灵花园中花瓣底下的毒蛇,而那三个女巫,是诱惑者、是堕落天使、也是他心底撒旦的外化。

她们给你一些应验的甜头,却是要把你带向通往毁灭的道路,正如睿智的班柯所预见的那样:“魔鬼为了要陷害我们起见,往往故意向我们说真话,在小事情上取得我们信任,然后在重要的关头我们便会坠入他的圈套。”(第一幕,第三场)

诱惑者是有局限性的,诱惑者并不能毁灭你,诱惑者明白:人只有通过他自身的力量才能毁灭他自己。

一旦花瓣底下的毒蛇出动,麦克白就踏上了速朽的不归之路。他以为“这一刀砍下去,就可以完成一切、终结一切,解决一切”,然而,这一刀似乎砍在了蛇身之上,远没有杀死蛇,相反,就如同用更大的罪恶压制罪恶一般,蛇身不断地复活、再生,蛇的毒牙肆意咬噬,心灵花园中爬行着愈来愈多的蛇,宁静被彻底破坏,局面无法控制、直至毁灭。

麦克白杀死国王邓肯的同时,他说他也“杀害了睡眠”,而“那清白的睡眠,把忧虑的乱丝编织起来的睡眠,那日常的死亡,疲劳者的沐浴,受伤的心灵的油膏,大自然的最丰盛的肴馔,生命的盛宴上主要的营养(Sleep that knits up the ravel’d sleave of care, the death of each day’s life, sore labor’s bath, balm of hurt minds, great nature’s second course, chief nourisherin life’s feast-)”,这些,他永远地失去了。

他不仅永远地失去了睡眠,还永远失去了心灵上的安宁,寄希望于用更多的杀戮换得平安的作法是南辕北辙:

我们为了希求自身的平安,把别人送下坟墓里去享受永久的平安,可是我们的心灵却把我们折磨得没有一刻平静的安息,使我们觉得还是跟已死的人在一起,倒要幸福得多了。

以及麦克白夫人,她和麦克白,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是“同一心理个体的两个部分”,她夜夜在梦中经受内心疯狂的折磨,不断梦游去洗手,想洗净手上的血迹,却一直无法洗尽,因为那血迹永远留在了她的心头。

无需看到他们死亡的最终结局,他们的心路历程已经被入木三分地展现,无需等待最终审判时刻的到来,那种内心无休止的挣扎、折磨、恐惧,就是作恶之人每时每刻的命运,就是最真切的恶报。

04

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善人终于有了善报

在约伯的故事中,撒旦的实验没有成功,因为约伯经受住了考验。在灾难面前,朋友质疑约伯,认为他一定有隐藏的罪孽所以罪有应得,规劝他忏悔去吧。而约伯始终没有怀疑上帝,更没有因为被人误解而诅咒上帝。他能做的,他所做的,就是一直在祈祷,祈祷上帝能够听见他,给他一次申述的机会。最终,他胜出了,撒旦败走了,他经受住了考验,他对上帝的信靠是无条件的。最后,上帝赐予约伯更多的家产。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善人终于有了善报。

有时候,囿于我们的认知,或受限于某一特定的时空,我们并未看到善人得到善报。但是,善人顺应天道,恒德不离,内心没有彷徨,不受疑虑、恐惧、惊慌的折磨,这不是最大的善报吗?

环球剧院:当时伦敦最大的一家剧院,1599年夏建成。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部分在这里演出。

05

当局部想掌控全局时,毁灭是注定的结局 

现象世界背后有更本质的力量和秩序

 从麦克白的被魔控制而速朽的人生到约伯受难的故事,我对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有时,善未必有善报,恶未必有恶报,就如同约伯(善人)受到了空前的灾难(恶报),班柯(善人)被暗杀(恶报),麦克白(恶人)做了国王(好报)一样,这是被撒旦控制住的混乱局面之下情形。约伯受难是因为撒旦的实验,而班柯被杀,是麦克白心底的撒旦借用了他权力的御杖而暂时控制住了局面。

但是,当局部想掌控全局,当本是自然一部分的邪恶力量想推翻自然的秩序之时,毁灭是注定的结局。撒旦都以失败告终,世间终将重见天日。

有时候,善未必有善报,恶未必有恶报,还因为以我们的局限和片段,无法认清全貌,也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无法理解未明之事。我们今天知道的宇宙构成,有形的物质占4.9%,暗物质大概占26.8%,暗能量大概占68.3%。在4.9%的有形物质之外的世界中,又是如何回应着善行与恶行的,那超出了我们的认知,但并非不存在。

然而,善终有善报,恶终有恶报。这个现象世界的背后,有一种看不见的更强大的更本质的力量和秩序,主宰着现象世界的运作。善报不是行善的目的,恶报也不是恶人愿意预见的,善与恶的审判权并不在人自己的手上。但是,善人顺应天道,尊道贵德,他的生命的每一刻都因谦卑而尊人、充实而自在、无愧而快乐;而做恶之人,他们偏离了天道,他们的平和外表之下又有着多少不可告人的诡秘并经受着多少内心的煎熬。无须等待最终的审判,内心每时每刻的状态就是最大的报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