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算了一些物业帐
2019-08-20 本文已影响61人
紫月缥缈
这些天,因工作原因,对于北京的住宅物业,看了一些数据,算了一些帐。觉得有必要报一报。
北京地区在商品住宅小区里,大规模的引入标准物业管理。大致是2000年前后的事。那时五环内的普通商品住宅房价,大致在四、五千元一平米。相对于一个物业从业人员的月工资呢?
一个客服文员1000—1500元;
一个工程运转维修工,800—1200元;
一个保洁员,500—800元;
一个保安员,600—800元。
普通商品住宅小区物业费
多层 0.4—0.6元
电梯高层 1.1—1.8元
现在呢?
五环内房价大致每平方米70000—90000元。增长15—20倍。
人员成本呢?
一个客服文员2500—3500元;增加2—2.5倍。
一个工程运转维修工,2500—3500元;增加2.5—3倍。
一个保洁员,2100—2800元;增加约4倍。
一个保安员,2100—3000元。增加3.5—5倍。
以上未包括五险一金。
普通商品住宅小区物业费
新建住宅
多层 1.2—1.8元
电梯高层 2.5—4.0元
增加2—3倍
老旧小区
物业费不变,未调整。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旧小区在收入不变,成本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所谓“减人增效”就成常态,随之带来的就是服务质量下降。
为什么物业费就不能随市场价格浮动而同期调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