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读5——解读遗憾
遗憾是失望的姐姐,是一种更成熟的情绪,表达对因不幸的个人选择而导致的结果不满,
说得极端一点,遗憾就是责任感的放大,我们选择痛苦地沉溺于遗憾,只是因为我们习惯了自责。
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会有感到遗憾的时候,这种感觉有时会很尖锐,有时会苦乐参半,也可能久久不能散去。当你对行动的遗憾多于选择的时候,遗憾就会演变成悔恨。(悔恨=遗憾+愧疚)
第五章思维导图第5章 遗憾=失望+责任感
一、“如果当初……”
“如果”和“当初”很简洁地归纳出遗憾带来的苦恼。遗憾与许多其他情绪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缺少及时性,它总是来自动作完成后的反省或后知后觉。遗憾是现代社会存在大量选择所引起的。尽管已有许多选择,但是人们仍然希望能够得到更多。
我们的选择越多,感到遗憾的可能性就越大。但事实是任何一种选择都有可能让你感到遗憾,因为那是你自己做的决定,很难把责任推卸掉。
过多的选择会导致某种程度的麻痹,在某种情况下甚至是一种压力。
选择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祝福也能诅咒。它会加重你收集信息的负担,增加你因为太多选择而无所适从的可能性,提高你对决定的期望,以及增加你做出“错误的”选择后遗憾与自责的可能性。
但遗憾并不全是负面的。它可以促成我们采取行动去更正错误,并且从中吸取教训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读5——解读遗憾二、遗憾的种种滋味
遗憾到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避免产生更多遗憾的其中一种途径就是我们要保护自己免受损失。面对包含相当大风险的选择时,我们会选择回报较小但较有把握的那个,而不是回报较大但较不确定的那个。
两种类型的遗憾:“可预期的遗憾”和“做出决定后的遗憾”。我们最常遇到的情况是后一种,即在做出某种决定后感到遗憾。但是可预期的遗憾产生的影响较久,而且更早开始困扰你。这两种遗憾都会增加做出决定时的情绪风险。可预期的遗憾会让你难以下决定,而下决定后的遗憾则会让你很难面对之后的境况。
时间是这个方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变量。“当你回顾你的人生经历时,想到那些遗憾,有些是你做过缺希望当初没做的,有些是你没做却希望当初做了的,两者之间哪个更遗憾?”
三、现代人的遗憾
遗憾是一碗情绪大杂烩。你的选择和责任感就是原料。很多人都希望当初能够更聪明一点,做出更好的选择——但是完美的选择基本不存在。
我们人生中所做出的选择可能大多平淡无奇,但是也有一些深植于我们情绪的核心:选择人生伴侣,决定是否生子,选择住在哪里,选择买什么样的房子或是长期租赁。这些决定都有利也有弊,因为它们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列出自己的遗憾清单,找出遗憾的共同点,是未采取行动还是犯了错误,是勇气与理智的交锋还是夹杂了其他人世俗的观点,同时针对每个情况附上一句经验总结,点燃清单,投进壁炉。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读5——解读遗憾四、解析这个方程:
【遗憾=失望+责任感】
1、检视你的责任感
失望与遗憾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你的责任感。如果某种遗憾一直在吞噬你并且让你觉得不对劲,找一位了解内情和你在其中的责任感的朋友或同事倾诉一下,寻求一个更加客观的观点,弄清楚你是否过度重视方程里责任感这一部分。
2、长痛不如短痛
在你开始决定做与不做某件事之前,问自己两个简单的问题:这件事情以后能重复去做吗?如果犯错了,能改正吗?如果不能重复去做,那就要谨慎地说“不”。如果不能改正(万一出错的话),那就要谨慎地说“做”。
3、吃一堑长一智
遗憾越是深刻,从中学到的智慧就越多。首先,将这些经验当作智慧锦囊,在日后作决定时拿出来使用。其次,如果你能坦然面对,那就与他人分享你的故事,把遗憾的经历、教训传授给他人也是一种心灵自愈的过程。
最后,如果需要改正,那就不要因为状态不好而迟疑。遗憾其实是一种暂时性的情绪,它仅仅表明你还没找到这段经历的意义所在。
4、知足不辱,量力而为
有些人为了拥有最多的选择和想做出最佳选择,而在决策过程中备受折磨。在充斥着大量选择的现代社会,其实没有必要追求最多的选择。这只会增加你每一次选择的成本,并且极有可能造成遗憾。所以要懂得,“知足常乐”。
人生充满了选择,也充满了应对遗憾的方法,而叹悔经历,沉浸在遗憾中就是故步自封。